第08版:深读 上一版   
下一篇

巡察到村里权力全公开

——聚焦村级巡察的“连城实践”

□本报记者 张杰 戴敏 通讯员 黄水林 石宜荣 文/图

连城县纪检监察干部在罗坊乡邱赖村向种植户了解有关情况。

连城县莲峰镇纪检监察干部在东街社区走访了解情况。

连城县塘前乡纪委监察组对塘前村村级微信群有关群众诉求解决情况等开展日常监督。

连城县莲峰镇纪检监察干部和村级纪检委员在文化公园测量整改后的路面厚度。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巡察工作。坚持党组织建立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扎牢织密监督网,做深做实做细市县巡察,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村(社区)一级基层组织,由于监督力量不足、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村(社区)级监督薄弱甚至存在盲区、小微权力运行不规范等情况在基层时有发生。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省落实中央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意见和省委二十条措施,推动市县巡察向基层延伸,高质量推进对村(社区)巡察,细化巡察清单,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而从2016年开始,连城县在全省率先启动村级巡察试点并纳入县委巡察工作体系,实现村级巡察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当地出台了村级权力清单,让村级权力运行有章可依,破解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难题。


覆盖到村级

一竿子插到底消除监督盲区

长期以来,由于监督力量的相对薄弱、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村一级组织成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之一,加之农村错综复杂的宗族、利益关系等,导致村干部优亲厚友、村级“三资”以及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村级组织的威信和战斗力,破坏了干群关系。

“这些现象在农村或多或少都存在,影响了基层组织战斗力的发挥和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考虑,能不能把对乡镇一级的巡察延伸到村一级?”连城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巡察办主任黄小雄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当地的村级巡察,至今对最初的情况记忆犹新。

2016年9月,连城县纪委在文亨、庙前、北团三个乡镇选取了三个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村开展村级巡察试点。

“当时试点用的还是‘查’字,主要是考虑到由纪委主导,对发现的问题直接跟进调查处理,一竿子插到底。”连城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周晖说。

这“一竿子插到底”带来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最终,试点的3个村有5名镇村干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政纪处分,8名镇村干部受到“第一种形态”处理,当地百姓交口称赞。

规模不大效果却很好的试点很快引发了涟漪效应: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连城县委决定将村级巡察在全县铺开,纳入县委巡察工作体系,实行县委“巡乡带村”、4个协作片区“交叉巡察”多点出击、一体推进的模式开展村级巡察。

从最初的村级“巡查”到村级巡察,从试点上升到县级党委的制度性安排,连城村级巡察就此迈入新阶段:在总结提炼前期有益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当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村级巡察工作的意见》《巡察村级党组织工作流程》《巡察村级党组织工作流程图》《推进巡察工作向村级党组织延伸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为村级巡察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此基础上,2017年7月—2018年3月,连城对全县村(社区)开展巡察,实现了村级巡察全覆盖。在这一轮的村级巡察中,当地共发现问题3200多个,并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整改,问题线索277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第一、二种形态处理281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进一步净化了当地的政治生态。

为持续巩固提升村级巡察工作的成效,2020年8月,连城县委全面启动新一轮村级巡察工作,抽调百余名干部组建8个县委村级巡察组,采取“整乡推进、巡审结合”的方式,分2批次对全县248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再次实现村级巡察全覆盖,为2021年当地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与第一轮村级巡察相比,这一轮村级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由2018年的277条直降到27条。2021年,连城县提前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这些都说明我们在这方面探索的方向是对的,效果是有益的。”连城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邱阳说。

2021年12月,连城县委十四届首轮“巡乡带村”巡察林坊镇陂桥村期间,巡察组进村入户走访了解到,由于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施工,该村2020年新建村主干道开挖后迟迟未予回填,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巡察组迅速与县水利局、水务公司取得联系,推动项目施工方迅速恢复施工并回填路面。

2022年3月,连城县委“巡乡带村”巡察莒溪镇璧洲村期间,巡察组收到该村群众反映村域内两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排放臭味气体,且粉尘造成周边茶树及烟叶等经济作物被污染的问题。巡察组经过实地查看和入户了解后,立即要求莒溪镇督促相关企业立即做好环保整改工作,此后未再发现或收到群众反映异味气体排放的问题。

……

通过村级巡察,当地一桩桩、一件件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小事得到了解决。

办事按清单

把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

走进连城县莲峰镇南前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本放大版的《连城县村级权力清单》(简称《清单》)摆在群众办事窗口醒目位置。翻开《清单》,村民宅基地申请事项、救助救灾款申请事项等办事流程图一目了然。几位前来办事的群众说,要来村里办什么事,只要找到《清单》上对应的流程图,要填什么表格、大概多久能办好等,大家都十分明了,实在是太方便了。

“这本村级权力清单是我们推动村级巡察的另一项成果。”连城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黄建攀介绍说,在完成村级巡察全覆盖的基础上,2018年,当地对巡察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管好村级的村事、权事、财事等“三事”为切入点,配套编印《连城县村级权力清单》操作规范手册,以“一权一单一图”的方式,逐项列出村民救助救灾申请事项、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处置事项、阳光村务等11大类41项办理事项运行流程图,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村级权力清单化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推动村干部“按清单办事、依规范用权”,从源头上把村级小微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村级监督有章可循、一目了然,让群众明明白白办事,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今年1月,在总结、提升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新版本的《连城县村级权力清单》编制完成。新版《清单》包含村级决策类,组织人事类,三资管理类,村级工程建设、采购类,救助救济和社会保障类,阳光村务类,公共服务类七大类57项办事项目,涵盖了村级办事的方方面面,每一项都绘制了简洁明了的办事流程图,并特别点出了该事项的廉政风险点。

“我们村干部只要按照流程图上的程序办事,不仅能避免在廉政方面犯错误,还极大提高了为群众办事的效率。”莲峰镇南前村村干部林华说。

对于《清单》带来的切切实实的好处,当地基层纪检干部也深有体会。莲峰镇纪委书记罗定彬告诉记者,以往在抽查村里的账目时,经常会发现报账凭证不规范的问题,其中很多是因为村里的具体经办人员不知道规范的报账凭证该怎么做,现在有了《清单》,按照上边的规范做,不仅这种情况基本上销声匿迹了,财经纪律也执行得非常到位;而对于群众办事,以前像群众办理低保,有些村干部并不是很清楚具体办理流程,只能一遍遍往镇民政办打电话询问,让群众误以为是在推诿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现在类似的情况也都不存在了。

执行是关键

实现监督质效最大化

制定了制度,列出了清单,但能否执行到位才是关键。为此,连城县纪委监委建立村级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贯通协同制度,强化“乡镇纪委+村级纪检委员”基层联动监督,全覆盖实行村级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以力量整合实现基层监督质效最大化。

“以往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村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往往是村里要报账了,这几个人才过来签字、盖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还存在着与村纪检委员监督内容有重叠的问题。对此,我们出台了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肩挑’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周晖说。

在具体操作中,当地制发《关于推进村级党内纪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贯通协同的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规范村级监督工作职责、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建立线索移送、教育培训等10项工作机制,围绕政策法规学习、监督能力提升等方面,通过集中培训、以干代训等形式,不断提高村级监督队伍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在连城县林坊镇林塘村,村纪检委员兼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谢小玲的村纪检监督员监督日志、廉情民意记录表、谈话提醒记录表、纪检委员移送问题线索登记表等基本材料上都记满了内容,小到村民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村干部做工作不够到位,大到村里的老房子存在安全隐患等等,都是她日常监督检查的内容。

谢小玲告诉记者,作为村级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要对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程招投标等村级事务开展监督,收集村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等等。2021年夏天,她在走访中接到群众反映村里水不够用的问题,积极与村“两委”一起多方协调,为村里新接了水管,受益农田100多亩。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连城全县村级纪检委员共开展日常监督1428次,走访群众1800余次,对村(社区)党支部(党委)提出意见建议76条。

4月的一天,连城城区莲南小区自来水管道停水改造过程中,原定下午4点通水,可到了晚上7点水还没有通,不少群众在微信监督群里质疑甚至闹起了情绪。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连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张开荣迅速奔赴现场协调施工单位加快进度。晚上8点,水通了,群众纷纷在微信群里点赞……

除了制度层面的约束,群众监督更不能缺位。今年以来,根据省、市纪委监委的统一部署,连城县纪委监委按照“一村一群、一户一人”要求,采取“多网合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对全县17个乡(镇)248个村(社区)微信监督群进行整合优化,打造成集政策宣传、村务公开、便民办事、诉求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微信群,搭建群众办事咨询、问题答疑的沟通桥梁,畅通群众零距离监督诉求渠道,护航村级“微权力”清廉运行。

“建立村级微信群,旨在打造指尖上的高效监督平台,激活监督‘神经末梢’,织密村级监督网络,实现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上下贯通、有机融合,确保基层‘微权力’清廉、高效运行。”连城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连城县运用村级微信群共收集到问题和群众诉求近200条,解决具体问题100多个。

邱阳表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下一步,连城县将进一步落实关于推动市县巡察向基层延伸的部署要求,总结一套管用有效的村(社区)巡察工作制度机制,高质量推进对村(社区)巡察,促进“连城实践”固化升级、有章可循,成为常态,为破解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难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