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篇

漳州非遗的“守”与“变”

本报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郑文典 林文钦 文/图

漳州非遗大鼓凉伞

国家级非遗高山族拉手舞

工人在制作咸金枣。

石耀明展示制香中的展香工艺。

欢庆的大鼓凉伞、娴熟的剪纸技法、灵巧的木偶表演……日前,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福建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暨漳州闽南文化周启动仪式在漳州举办。来自漳州以及省内其他地区的多项非遗在此相互切磋,展现出别样的非遗魅力,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

老手艺面临传承难

“这门手艺传到我手上,已经是第四代了。”“80后”石云峰在古城北京路经营着一家名为“金瑞兰”的小店,店铺面积不大,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颇吸引人,货架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线香与香炉。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却是百年老店,传承的秘诀是传统手工制香技艺。

提起“香”,往往与寺庙、宗祠脱不开关系。中国制香、焚香技法可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祭祀文化的繁荣,焚香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典籍中多有记载。

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繁盛,庙宇众多,香的需求也极为广泛。据《漳州市志》记载,民国时期,漳州城区就有耀春堂、金瑞兰、新合发、万如香、新永盛、福兰亭、玉庆春等制香店铺。金瑞兰在民国时期由石翁创办,到了解放初期,由其儿子石杨泉传承,随后第三代传承人石耀明大胆改进工艺,推出新品种,鼎盛时期员工达150人,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地,如今传到了石云峰手上。

握住香骨,沾上水,不断揉搓香芯,让香粉附着其上,再重复浸水,裹上香粉,反复以上过程,直到原先的竹签慢慢变为两倍粗细,香粉均匀覆盖,而后将香放在太阳下晾晒成型。

这样的工序对石云峰来说并不陌生,从记事以来,香的味道一直伴随着他成长,而后他顺利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继续经营香庄。

“我们一直坚持手工制香,保留最本真的制香方式,留住它的古早味。”石云峰告诉记者,如今,大多数制香厂都采用机器制香的方式,给传统的手工技艺带来不小冲击。虽然在2020年,他们的手工制香技艺被认定为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今也面临经营困境。

如何更好地传承非遗老手艺?这是很多非遗手工艺者面临的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老手艺已经逐渐被新科技、新需求所取代,失去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力,从事这一赛道的人也渐渐减少。

求变通走上新赛道

“想要让老手艺更长久,要让它们走上新赛道。”去年年底,漳州老金枣制作技艺(云霄)被列入第九批漳州市非遗名单,这让传承人汤锦璋很开心。他认为,有了非遗这个金字招牌的加持,能够让云霄的老金枣被更多人熟悉。

虽然是一项新非遗,但老金枣制作技艺流传的时间可不短,早在明万历时期,金枣种苗就漂洋过海走进云霄县下河乡。相比于其他地方的金枣,下河金枣具有皮薄肉嫩、橙黄泛金之态,色香味俱佳,由下河金枣制作而成的咸金枣、甜金枣广受欢迎,清末民初,就已远销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而到了今天,云霄下河的金枣种植数量不断减少,缺少原材料,这一产品和制作技艺也走了下坡路。究其原因,来自于消费群体对于休闲食品口味的转变,使得金枣这一带着古早味的零食逐步失去市场。

“想要在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挖掘产品自身的特色,走创新之路。”汤锦璋利用金枣功效,锚定健康食品这一赛道,拓宽金枣产品的消费市场。

此外,他还在产品的口味上做文章。传统口味的金枣,咸味过于突出,不受如今的消费者青睐,他就不断转变制作技艺,改良口味,同时,创新金枣丹、金枣茶等八种产品,注重便携度,延长存放时间,从而让金枣产品走上轻食和健康食品的新赛道。

“以前,逢年过节,这里家家户户都要吃金枣,还有‘吃金枣,年年好’的俗语。我希望,通过不断创新非遗技艺,从而形成产业。”汤锦璋说。

如今,云霄的咸金枣在漳州各大景区、动车站都有露脸,成为游客伴手礼的优选。汤锦璋说,希望借助政府的力量,加大这类本土产品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打响地标产品的知名度,让非遗走向更大舞台。

政府搭台非遗唱戏

在传承与保护中,要有非遗唱戏,更要有政府搭台。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把原汁原味的闽南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保留下来,这是我们的文化血脉。”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周坤海说,目前,漳州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29项,其中有3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是这些种类丰富、形态各异的非遗项目,组成了独具韵味的闽南文化。所以,在深入挖掘保护非遗的工作中,中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理念,推动非遗焕发新生。

“通过在漳州举办的各类活动中亮相,木偶表演的观众遍及海内外,也促进了各类文创产品的需求。”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岳思毅告诉记者,近年来,漳州乘势而为,举办各种类型文化活动,而木偶表演也借助活动登上各种舞台,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除了木偶展演,漳州漳绣、剪纸、芗剧等扎根本土的非遗项目也借助各类文化活动打响了知名度。

“以前的芗剧可能更多地在乡间的小剧场演出,受众比较单一,现在通过各类市级活动,让很多以前不了解的人看到了芗剧的变化与创新,特别是近两年,观众中看到不少年轻面孔。”芗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陈朝晖说。

近几年,漳州非遗逐渐从小众圈走进大众的视角,这与近年来漳州的非遗推广工作息息相关。2021年,漳州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加挂“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闽南文化(漳州)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实施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组织开展非遗宣传活动;并发布《关于组织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漳州市建设提升方案(2021—2025)》,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管理的方式推动保护工作。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