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对真善美的爱恋与对童年的呵护

——读《儿童文学的光芒与远方:徐鲁儿童文学论集》

□张家鸿

品读徐鲁的作品,不管是儿童诗、长篇小说,还是散文,总有瞬间被蕴含其中的诗意、温暖、幸福包裹住的感觉。不仅不愿抽身离开,反而期待这样的氛围久久不散。为何读后会有这样的感受?我以为,这与他强烈地热爱着生活、歌颂着生命是分不开的,当然,他是优雅、从容地热爱并歌颂着的。文学是美好的,生活与生命同样是美好的,这是徐鲁作品给我带来的真切又恒久的启发。这样的感受,在品读《儿童文学的光芒与远方:徐鲁儿童文学论集》中同样存在。

徐鲁的文论不独普通读者喜欢,儿童文学界的许多前辈同行同样喜欢。2015年7月3日,金波先生在致徐鲁的信中如此说道:“还有一点,就是您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这就是融评论、散文和诗为一体。阅读这样的书评,那感受是十分丰富的。虽然一直在寻绎着作者的思路,但一直是伴随着诗意的温暖、美文的享受。特别是作者带着情谊的表达,会感染更多的读者去热爱阅读。”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有瞬间释然之感。金波评价的是徐鲁的书评,其实这份评价同样适用于徐鲁所有的评论文字,包括篇幅较长的文学评论、较短的前言或跋语,抑或对某地作家作品的综述或评介。对我来讲,《儿童文学的光芒与远方:徐鲁儿童文学论集》正是我渴读且舍不得读完的陈年佳酿。

素来有自我的鲜明在场,乃徐鲁文论的显著特质。这个自我不是单调的,而是丰富的;不是孤立的,而是连续的;不是某个点,而是一条长长的成长线。这条成长线即为整本书的暗线,它是徐鲁立论的具体背景。小说或散文创作背后有作者的影子,实属常态。文学评论处处有自我的存在,实则传递着作者鲜明的文学风格与特有的文学追求,即自我与作品的不断靠近与尽量交融。正因为如此,敞开心扉与投入情感是他写作时的必然。那么,与其把徐鲁视作单纯的评论家,不如把他看成兼有散文家与诗人气质的评论家。

品读徐鲁文论集,是了解经他手、过他眼、润他心的众多儿童文学作品,这是视野与胸襟的向外扩散,是向儿童文学同行借鉴、靠拢、学习、致敬的体现。童心的复杂,是郑春华《米斗的大计划》中米斗这个失去父爱的小男孩给徐鲁留下的最深印象。它有无比清澈的一面,也有醒来后勇敢面对现实的一面,且拥有敢于为妈妈设计未来的担当。儿童诗创作时间长达四十多年的钱万成是徐鲁所敬佩的,因为诗人一直葆有一种“强健的生命的激情”,而这也是从儿童诗创作走上文学之路的徐鲁自愧不如的。

学习或致敬并不意味着徐鲁本来没有,对他而言,评论是再一次、进一步的深刻确认。向外的同时也是向内的。向内不只指向一处,而是同时拥有两个维度:一则指向儿童文学,即何为真正的纯粹的儿童文学作品?青翠欲滴、草香与花香融合的儿童文学百花园里有哪些值得再三品鉴的佳作?一则指向徐鲁那人间独有的成长经历。茫茫人世间,有哪个人的成长经历不是独有的、无法复制的呢?他认同的、他担忧的、他崇敬的、他敬服的、他热爱的、他反感的、他厌恶的,统统可以在字里行间寻找到明显的证据。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成长经历首要指向过去,而后指向当下,最终指向未来。这其中,童心散发出的力量与光芒,是确证无疑的。不同于他的小说或诗歌,在徐鲁评论的字里行间闪耀着他独有的童心,这颗童心为了寻找别的童心而存在,而发声,而夺目,而生机勃勃。于此,他不仅尽力擦亮,还提供这样那样的力量或证据,让文学作品中的童心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心房与脚下的路。从这个角度来看,《儿童文学的光芒与远方》何尝不是徐鲁独特的个人自传?

在评价王立春的儿童诗时,徐鲁有这样的认识:“优秀的诗人、作家,往往会调动自己全部的记忆、感情、体验、想象力和语言、文字上的才华,去完成自己的一首首诗、一篇篇故事,诗人和作家的一切,都写在自己的书中。”这句话用在徐鲁身上同样适合,写诗歌与小说如此,写评论同样如此。他把自己的读写自然而然地融入生命之中,这是读写的极致,亦可以说读写即他的信仰。阅读与写作是他走向信仰的通衢大道,是肉眼可见的方式。为方式做支撑的,是他对真、善、美的无比爱恋,是他对所有童年,真实的童年与虚构的童年、快乐的童年与悲伤的童年、已知的童年与未知的童年的真挚呵护。

在评价萧萍与她的儿童文学世界时,徐鲁写过这样的话:“文学的青鸟飞过之处,是一片辽阔的原野和山坡,是一片色彩缤纷、层次分明的阔叶混交林,高大的乔木、矮小的灌木,都有各自的风姿、色彩、年轮和自由生长的空间,每一棵树都在自然和健康地舒展着枝叶,与四季的风声唱和出朝气蓬勃而又高低不同的生命之歌。”这可以说是他的一份邀约,邀约已然享受着文学之美的作家们,更加真诚地浇灌儿童文学的百花园,而后开出自己的花,有自己的味道和光芒,为有不同需求的小读者奉上丰盛的精神美食。很显然,身为诗人、散文家、小说家的徐鲁正在参与着,身为评论家的徐鲁同样参与着。借鉴金波先生的观点并做进一步延伸,评论家才是徐鲁集大成的身份。评论的方式或路径的背后是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多角色的同时出场与彼此融合。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