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篇

木版刻画拓出芳华

□本报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刘钦赐 郑文典 文/图

颜朝俊(左)和翁恭骏展示共同打造的木版年画文创产品。

颜朝俊复刻传统木版年画。

润墨、铺纸、按压、刷平、拓印……一通操作后,木版年画跃然纸上。

漳州木版年画是我国南方年画的代表,既有南方的隽秀又具北方的豪放,流传至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竹木版年画并称“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

近年来,漳州木版年画从业者将地方特色融入年画中,坚持复刻与文创“两手抓”,研发更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年画衍生产品,让非遗“活”起来。


流传数百年

“木版年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15日,在2023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上,来自漳州的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颜朝俊一手倒墨、一手持棕刷,向台湾同胞展示并介绍木版年画,在场两岸同胞还一起共同拓印木版年画,体验非遗的魅力。

在民间,年画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当时的福建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民间版画刻印技术发展。在明清时期,随着漳州对外贸易港口月港的兴起,漳州木版年画一度借助繁荣的海上贸易,销往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东南亚及日本等地。

《芗城区志》记载,漳州木版年画兴于明而盛于清。明永乐年间,颜姓人家从外省迁居城区洋老洲,以制作木版画为业,先后开设锦源堂、俊记、永华堂、文华堂等堂号。

清末民初,境内共有12家作坊与堂号。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版画作坊倒闭,颜家将各家版画底板全部收购,后来成为集漳州版画内容最丰富、销售量最大的一家作坊。

1957年,颜家镜老先生印制的古木版年画,被指定为中国民间艺术品,参加苏联及东欧各国展览。1986年9月,颜文华印制家传古木版年画,参加省美术展览会。1987年又晋京参加全国美术展,令美术界专家和学者惊叹不已。

“20世纪初,漳州联子街、香港路、台湾路一带集中了大批年画店、春联店,漳州的‘联子街’因而得名。”漳州市艺术馆原馆长王燕成说,每到“联子街”都摆售年画时,意味着年关近了,年味浓了。

2006年5月20日,漳州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复刻古艺术

“江村何处小茅茨,红杏青蒲雨过时;半幅生绡大年画,一联新句少游诗。”宋代诗人陆游曾经在诗中记述,虽然已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但年画和春联却依旧历历在目。

漳州的木版年画主要用于迎新和避邪。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题材,如过年贴门窗的有尉迟恭和秦叔宝、神荼和郁垒、姜尚在此、八卦图、狮子咬剑、五谷丰登、加官进禄、财神献瑞、鲤鱼图等;又如五月节有龙船图,中秋节有粘贴花灯的版画。

此外,还有供人欣赏用的,如九流图、老鼠娶亲等。尚有带故事性的连环图,如孟姜女、昭君出塞、山伯英台、陈三五娘等。这些版画纯朴古雅,色彩鲜明,单、套色兼有。

“随着时代进步,印刷术的更迭,木版年画市场衰弱,年画作坊都已停业,漳州木版年画存在传统民俗文化和技艺传承上的断层现象。”王燕成说。

50岁的颜朝俊是颜文华家族后人,其爷爷颜玉成与颜文华是亲兄弟。过去,颜文华负责年画套色印刷,颜玉成负责雕版,分工明确,因而颜朝俊自小模仿着家中长辈,摸索雕版技巧。

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木版年画,几年前,颜朝俊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传统年画研究及传承保护中,成为颜氏木版年画第七代传承人。

漳州木版年画艺术技法和工艺过程独具一格,其雕版线条粗细迥异、刚柔相济,以挺健黑线为主。用色追求简明对比,印制采用分版分色手工套印,拓印纸则有红纸、淡红纸、黑纸等。

“早在几百年前,木版年画就可以做到两色套印、四色套印了!”颜朝俊说,与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套色工艺先印黑线版、后印色版不同,漳州木版年画先印色版、后印黑线版,不管是多少色套印,全靠眼力和经验来校准。

近几年,颜朝俊除了整理祖传旧版外,还依靠一些旧图纸,复刻20多套传统木版年画,如《天宫赐福》《神荼郁垒》《狮咬剑》《春招财子》《郭子仪拜寿》《老鼠娶亲》等,让留存在老一辈记忆中的鲜活图案重现江湖。这些寓意吉祥平安、富贵盈门、福星高照、家族兴旺的年画深受百姓喜爱。

活态化传承

从前,年画是必需品,一到年关,家家户户贴春联、贴年画,意味着新年到来。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年画失去固有功能,退出生活舞台,成为一种艺术品。

“如何才能让木版年画重新焕发光彩?”数年来,颜朝俊一直在研究、探索,如何才能传承好这项非遗,延续它的活力。

2018年底,一位年轻人翁恭骏登门拜访颜朝俊。翁恭骏是漳州恭骏文化传媒的创始人,从小在漳州长大的他喜爱创意文化,希望能用文创载体弘扬闽南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家乡文化。

“让古老的木板年画通过现代的语言及文创重新演绎!”当翁恭骏说明来意后,马上引起颜朝俊的共鸣,“70后”的颜朝俊和“90后”的翁恭骏找到了共同语言。

“恭骏来得正是时候,我之前也在考虑尝试跨界合作,想让那些留存在老一辈记忆中鲜活的年画图案,通过有趣的创意复活在年轻人的世界里。”颜朝俊说。

由于时值年关,两人经过一番探讨后,决定利用木版年画的元素,设计一套闽南风的红包袋。

“我们精选了漳州木版年画中5个经典的图案进行再创作,通过红包与帆布包这两个载体来呈现。”翁恭骏说。

在设计上,翁恭骏别出心裁,通过卡纸+红包的方式,让一个红包呈现两个封面,卡纸上是漳州木版年画中的图案原型,单独取下可作为书签;帆布包上,则运用了四色刺绣+古铜烫金,还原出“状元巡街”这幅经典的漳州木版年画作品。这套红包袋一经推出后,马上在社会上引起较好的反响。

第一炮打响后,翁恭骏与颜朝俊再次联手,于2019年度推出“非遗再造·漳州木版年画”系列产品,对漳州的非遗项目木版年画进行设计再造,融入闽南语元素,让传统的木版画更契合当代美感。该作品获得了第二届海峡两岸(漳州)文创设计大赛铜奖和最佳人气奖。

几年来,颜朝俊和翁恭骏的合作愈加顺畅默契,许多木版年画题材被注入文化创意产业。福、禄、寿、喜及神话、历史戏文、民俗活动等元素图案,被广泛用于制作红包袋、搪瓷杯、T恤、书签、冰箱贴、帆布包等文创产品,甚至还联手漳州另一非遗项目——漳州茶厂的乌龙茶,打造“海丝路上漳州茶”文创产品,赚足口碑与眼球。

“木版年画不应只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更应活在当下,融入现代生活。”颜朝俊说,眼下正努力探索文创包装,让木版年画这项非遗活起来,以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体现在产品上,延续它存在的意义。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