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印记

□屠学锋

郭柏荫故居,这是一座有着六扇大门、前后三进大院落的明清古宅。走进宅院,穿过石框大门,便进入了极其宁静又分外凉爽的另一个世界。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宽敞明亮的厅堂,多而硕大的四方木柱,坚固结实的封火高墙,都一一彰显着故居的古朴厚重、恢宏壮观。

修复后的宅院,扑入眼帘的是雕饰精美的门扇、别致典雅的斗拱、蜿蜒曲折的回廊,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记的还是旧有的书卷气。历经数百年沉积,故居依旧散发着熟悉的浓郁的翰墨气息。它们也牵动着众多参访者,去追寻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郭柏荫中进士,先后任江苏、广西、湖北巡抚。郭公清廉善政,虽居庙堂高处,却能体恤百姓疾苦,赈灾修堤,抚民解忧。任湖广总督期间,严禁鸦片进口,力挺林则徐禁烟。郭公因疾请辞回闽后,重教兴文,主持鳌峰等书院,治学严谨,为闽地教育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晚清颇有建树的名臣。

郭柏荫为郭阶三次子。郭阶三的五个儿子皆登科第,成就了这个“五子登科”宅第的一段美事。郭氏故居也因此声名远扬。或许因为郭氏一门家风正、学风浓,科举考试总是一再眷顾郭氏子孙。科举制结束前,郭氏五兄弟的后人,又有五位登进士榜,另有十一位中举。这让郭氏家族在晚清后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成了三坊七巷中颇为显赫的名门望族。

故居的悠悠历史,浓缩了近代百多年郭氏子孙后代拼搏奋进的足迹,造就了郭氏家族兴旺发达、成就大业之美名。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福州市政府拨巨资修复郭宅,故居的历史原貌逐步得以恢复。如今,古宅华丽变身为福州历史影像展览馆,正以其独具特色的人文亮点,讲述着故居的前世今生,继续书写它的精彩与变化。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