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屏山时评

让“后备箱经济”行稳致远

包骞

今年夏天,福州的后备箱市集异常火热。后备箱市集被认为是地摊经济的新形态,也是促进消费型经济的重要内容。在多种政策的扶持下,福州后备箱市集发展迅速,促进了福州文旅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

“好看的小车千篇一律,有趣的后备箱万里挑一。”所谓后备箱市集,指的是利用汽车的后备箱摆摊,卖自制的美食、茶饮、农特产品、潮玩手作、非遗文创等。每当夜幕降临,一辆辆私家车整齐停靠在商圈、写字楼外的空地上,车主们在精心装饰的后备箱里摆上商品,形成一条流动的繁华商业街。打开小小的后备箱,文化、美食、潮流、消费等多重元素交相呼应,创业的激情与别样的生活体验尽情释放,后备箱市集,不仅引领了新风尚,更催热了“后备箱经济”的发展。如今我省各地通过整合文旅资源、搭建展示平台、营造体验消费场景,推动旅游后备箱市集与潮玩体验、自驾旅居、亲子研学、户外露营等新业态融合发展,目前已培育形成福州市福街福彩市集等十大后备箱市集,以及100个旅游后备箱销售点。

“后备箱经济”因其浓浓的“烟火气”“新潮味”,适合了消费群体多元、时尚的消费体验需求,迅速成为点亮城市“夜经济”的新角色,不仅成为年轻人试水创新创业、促进灵活就业的新赛道,也为人们体验别样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乐趣提供新式的沉浸式体验,激发消费活力。

当然,作为一种新业态,“后备箱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成长的烦恼”:贩卖的食品饮品是否安全卫生?材料品质、制作环境、储藏等问题如何保证?针对一些纠纷,消费者该如何维权?私家车经营是否涉及违规占道?该如何管理?……对此,不妨以包容的姿态审慎对待,既为其创造更有序宽松的发展环境,也适时加强监管引导,护航“后备箱经济”行稳致远、发展壮大。

有效监管,确保新业态良性发展。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划分特定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明确哪些路段、哪些时段可以开放,做到“便民而不扰民”;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在食品安全、经营种类、产品质量、销售价格等方面予以政策性扶持与引导,帮助经营者合法合规经营,确保消费者安全健康消费。比如,从2022年开始,福州市针对常态化运营的后备箱市集都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进入市集要缴纳管理费,对于车辆、车主、商品等都设立了规范标准,使得每一场后备箱市集都热闹而不混乱。

尤需正视的是,新型消费的重点,不仅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还包括满足高品质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如何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如何在消费转型升级中赢得更多可能?如何做好“后备箱经济”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文章?……答好这些题,仍有很多功课要做。

“后备箱经济”,不仅串联起城市个性与时尚的脉络,也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创新力与包容性。我们要在扶持与引导上下好功夫,让新业态引领新发展,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更多活力。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