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厦门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探寻心血管的“金砖”路

□本报记者 林梓健 黄鑫 通讯员 高树灼 赵婧懿 文/图

厦心医院“心苗计划”首批两名外籍学员在参与医院病例讨论。

厦心医院“心苗计划”学员、心外科医生埃雷尼尔森·梅希亚(右三)在观摩手术。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医院”)聚焦金砖国家心血管健康创新服务需求,于2022年9月发起成立金砖心血管健康创新中心。一年来,中心立足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强心血管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出海,促进优秀人才培育(心苗计划),携手金砖国家共同推动心血管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产学研医”一体化

推动器械国产自主研发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3000万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的三尖瓣问题,由于起病隐匿,并且既往没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被称为“被遗忘的瓣膜”。不少患者病情延误,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在产学研医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厦心医院联合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开启了对三尖瓣介入治疗领域的探索。经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厦心医院联合臻亿医疗共同研发出NeoBlazar®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去年7月,该院成功运用该系统为一位高危功能性三尖瓣重度反流的患者实施微创经导管三尖瓣修复术,正式启动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截至目前,NeoBlazar®已在全国开展100余例。

今年5月,由厦心医院主办的中国(厦门)—巴西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研讨会在线上举行。研讨会上,厦心医院现场直播了一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使用的瓣膜介入器械为我国自主研发,且已在巴西广泛使用。巴西梅塞亚纳医院院长卡洛斯·戈麦斯表示,巴西对植入式瓣膜的使用需求在不断增长,厦门是这种假体(心脏瓣膜)的生产中心,更多患者能够通过心脏瓣膜的研究和拓宽获取渠道获益。

去年11月,以厦心医院为主要依托单位的“心血管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基地”揭牌,多家知名药械企业入驻,加速推进了厦门心血管介入器械研发,也加快了心血管健康领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心苗访问学者计划

聚焦心血管专科医师培养

作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首批心血管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厦心医院将更多目光聚焦在专科医师培养上,提出面向金砖国家和“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国家的心血管专科医师培养计划项目。

厦心医院以招收外籍心血管专科医师来华接受培训和派遣中国专家赴国外进行教学指导相结合方式,进行双向帮扶,为心血管诊疗能力提升培养优秀人才。

今年4月,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国方面联合主办的“全球发展倡议新进展,可持续发展议程新行动”主题宣介活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期间,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球发展促进中心面向全球发布了“心苗计划”——心血管专科医师培养计划项目,该项目便是由厦心医院提出,在厦门市外办、厦门市金砖办等部门主动对接和推动下促成。7月,该项计划迎来首批两名外籍学员,两名学员均来自中美洲北部国家萨尔瓦多共和国,一名为心外科医生,另一名为超声科医生,他们将在厦心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心血管专科培训。医院为来访的学员每人安排一名专业导师和合作学者,并根据个人专业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很高兴能成为心苗计划的首批学员。”心外科医生埃雷尼尔森·梅希亚说,这里有非常优秀的团队和国际一流的技术与设施设备。刚到医院,在参加完科室早交班和查房后,他就跟随厦心医院心外科团队观摩了一台心脏移植手术和一台A型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埃雷尼尔森·梅希亚说:“第一天就接触到多例国际领先的手术,对接下来的学习更充满期待,希望将来能将这些经验带回我们国家开展更多疑难复杂手术。”超声科医生里卡多·门希瓦尔则跟随心内科和超声团队观摩了一台高难复杂的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厦心院长王焱表示:“我们的‘心苗计划’,就是希望把中国的高精尖医疗技术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心血管医师。”

据了解,目前“心苗计划”已收到来自俄罗斯、印度、巴西、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心血管专科医师报名,预计每年将有15~20名访问学者来培训。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