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文字里“赏”中秋

李 艳

中秋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不仅历史悠久,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从古至今,人们用许多的文字记载下和中秋有关的丰富内容,习俗、美食、祝愿、趣事等等。在中秋节里,品读文字里的中秋,不仅是一种过节的特殊方式,更让人欣赏到这一传统文化节日的悠久韵味。

典籍里关于“中秋”一词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拜月的意思。所以,有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之一就来自古代帝王的祭月。中秋节赏月的习俗,最初就是由古代宫廷扩散到民间的。

到唐代时,中秋赏月、玩月已经颇为流行,中秋节也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里就有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中秋节开始盛行。《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所写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其中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这里可以一窥当时人们过中秋的习俗风情。

唐诗宋词里有关中秋节的描写特别多,许多都成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佳句。中秋节文化里,团圆是第一要义,人们也总是通过诗词来寄托期盼团圆的心情。其中,最朗朗上口和打动人心的当数苏轼的《水调歌头》。

中秋咏月作品中,苏轼的《水调歌头》称得上千古第一。这首词作于“丙辰中秋”,丙辰是宋熙宁九年,也就是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苏辙在济南,兄弟二人已经六年未曾见面。时值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赏月而大醉,写了这首词寄给弟弟苏辙。望月怀远,因月寄情,苏轼本来因远离故乡、思念弟弟而郁郁寡欢,但想到无论在哪里,却都与亲人举头同赏一轮明月,于是便有了这句经典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将愤懑化为了旷达,达到感性到理性的情感升华,也成就了中秋赏月这一千古名句。

中秋赏月的经典之作,还有唐朝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境之美让人回味无穷。“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形成的中秋独特夜景,唯美而深沉,后两句略委婉的疑问语句,把诗人对月怀念友人的感情表达得深沉蕴藉。绝美的意境带有淡淡的忧伤,反而更精准地表达出一种思深情长的情绪,很能激起人的共鸣。

除了团圆、思念这些中秋永恒的主题,美食也是中秋节重要的精彩内容之一,更代表了不同地方的习俗。文人墨客笔下的中秋美食,让我们在品味不同地方的习俗之时,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美好美妙。

月饼当然是中秋节食物的主角。大文豪苏轼同时也是个吃货,他曾在《留别廉守》一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被人当作写月饼的较早诗句。但苏轼笔下的这种饼是否就是月饼,还存有争议。当时北宋流行的这种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的小吃,以小麦粉、饴糖、猪油等材料制皮,口感酥甜,饼馅有猪油丁、松子、果仁等,或许也可认为是现代月饼的雏形。

但关于月饼一词的最早记录,是来自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其中写道:“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这种中秋节吃月饼瓜果,余下阴凉处存放的习俗,倒是和现代十分类似了。不过,那时的月饼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物,月饼是后来才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的。明代田汝成所著的《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可以发现,那个时候月饼不仅代表着“团圆”,还成为人们在中秋节相互馈赠的佳品。

清代美食家袁枚的笔下,有了关于又大又圆月饼的详细记载,让人对古代月饼不禁大开眼界。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录了一种名为“刘方伯月饼”的食物,做法如下: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飞面,是面粉的意思。短短的几句描述,不知为何让吃惯了当下各式花样月饼的人,读起来却有一股浓郁的怀旧味道,不觉得起腻,反而有一股想要尝尝那“香松柔腻”味道的冲动。

除了月饼,中秋也有许多其他美食。从作家们的描述中,我们也能借此了解不同地方的中秋风俗,饶有趣味。

最会写吃的作家汪曾祺的家乡在高邮,那里中秋节是兴吃鸭子的。“高邮的大麻鸭是名种。我们那里八月中秋兴吃鸭,馈送节礼必有公母鸭成对。大麻鸭很能生蛋。腌制后即为著名的高邮咸蛋。高邮鸭蛋双黄者甚多。江浙一带人见面问起我的籍贯,答云高邮,多肃然起敬,曰:‘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好像我们那里就只出咸鸭蛋似的!”汪老的描述是绝妙的,独特的节日回忆,蕴藏的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勾勒出的那个极具特色的高邮,传递给读者心中共通的有关故乡的温暖记忆。

被称为北平老饕的作家梁实秋,一部《雅舍谈吃》让很多人咽着口水读完。其中的《满汉细点》一篇专门写到北京的中秋小吃:花糕和月饼。北京有一种山楂馅的翻毛月饼,薄薄的、小小的,风味很好。梁实秋说:“大抵月饼不宜过甜,不宜太厚,山楂馅带有酸味,故不觉其腻。”老饕点评月饼,倒是很符合现代人的流行口味,从饮食观念角度而言,也算超越时代了。花糕听起来让人觉得新奇,梁实秋说了,“是北平独有之美点,在秋季始有发售,有粗细两品,有荤素两味。主要的是两片枣泥馅的饼,用模子制成,两片之间夹些胡桃、红枣、松子、缩葡之类的干果,上面盖一个红戳子,贴几片芫荽叶”,听上去非常美好。梁实秋笔下的花糕、翻毛月饼,离开北京倒是不常见的,也都是当地的秋季时令食品。细细品读中,不仅能欣赏到那个年代北京中秋节独特的风味习俗,也瞬间在脑海中勾勒出一派秋高气爽、山峦绚丽的美好景象。

不过,中秋的北京再美,在季羡林老先生心中,还是比不过家乡的月亮美。望月思乡,中秋节尤是。常住北京的季老先生在《月是故乡明》里直抒心声——“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哪怕去过世界各地,“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大师用最质朴直白的话语,道出了所有飘零在外游子们最真切的心情……

民俗、美食、月亮、故乡,与中秋节有关的丰富元素,总是能触动人们的心弦,勾起人们的无限情思。这些生动文字里有关中秋的记载与描述,增添了中秋这一传统文化节日的丰富内涵,让其意蕴更为厚重。而这些历经时光淬炼的文字,也能让我们从中得到不少共鸣与启示。中秋之际,无论是否能与家人欢聚庆祝,还是与故乡相隔千里万里,我们既能遥望“月是故乡明”,也能像苏轼一般,索性以旷达的心情享受节日。因为,传统节日蕴含的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追求,而现代的我们,同在一片幸福的天空之下,能共赏一轮明月,共同抒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也不失为中秋过节的美好方式。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