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古城的背影

□李集彬

郭沫若先生1962年秋天来到古城泉州,在开元寺留下《咏泉州》诗:“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像他一样,所有到泉州来的游客,无一例外要来开元寺看一下双塔,因为这对石塔是泉州标志性建筑。

郭沫若所咏的刺桐花是泉州的市花。泉州城种植刺桐花源于留从效,那时候留从效任清源军节度使,他在扩建泉州城郭时环城遍植刺桐树。开花时节,刺桐树叶子落尽,满树红花,灿若云霞。南宋状元、泉州知州王十朋有诗赞曰:“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伞欲烧空。花先花后年俱熟,莫遣时人不爱红。”留从效是一位武将,却创造了一城浪漫。

双塔至今巍峨立于开元寺中。

塔下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唐末发展为大寺,“东瞰全城,西吞半郭”。经历五代到宋,创支院一百二十,用寺院如海、佛号如云来形容也不为过。

泉州古城寺庙众多,以钟楼为中心,东有佛教寺庙承天寺,东南有伊斯兰教寺清净寺、供奉武帝的关帝庙,南有敬奉妈祖的天后宫,西有大开元寺。

开元寺里有一副据说是朱熹所撰、弘一法师书写的对联,上书:“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泉州之所以成为“佛国”,与历代地方统治者,从闽王王审知,到泉州刺史王延彬,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留从效,这些人崇佛、大兴寺庙建设有关。

踏着光滑的青石板路,钻进古色古香的小巷,去瞻仰开元寺庄严的大雄宝殿,仰望斗拱上的飞天乐伎;出了门,绕到后殿廊下看两根十六角形印度教石柱及上面《罗摩衍那》神话故事浮雕;又去凭吊那座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虽然只剩遗迹,踏入其中,肃穆之情油然而生;再去看香火旺盛人流如织的关帝庙、天后宫,你会感叹“佛国”二字并非虚言。

静下来,你会想起:为什么有那么多外国僧侣到这里来?那是因为当时泉州海外贸易繁荣。

唐时泉州就是一个大港。唐玄宗时期一个叫包何的诗人写了一首《送李使君赴泉州》,诗曰:“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用纪实的方式描写了那位姓李的友人,穿越云雾缭绕的山路来泉州赴任,看到满大街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后来频频从这里带走玉器和珠宝去朝贡这件事。

宋朝元祐年间,泉州港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1087年,朝廷在这里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当时,有很多皇室成员跑到泉州来定居,为此专门在泉州设立南外宗正司管理这些宋宗室子弟。初来时,只有宗子339人。到了宋末,发展到3000余人。

元朝,泉州港发展成中国第一大港。马可·波罗来到泉州,在他的《马可波罗行纪》里这样描述:“印度一切船舶运载香料及其他一切贵重货物咸莅此港。”“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然后由此港转贩蛮子境内。”伊本·白图泰则说:“我在港中见有大舶约有百艘,至若小舶未能以数计。”

开元寺有一个古船陈列馆,里面陈列的那艘古船是1974年在后渚港发掘的,船舱是泉州特有的水密隔舱设计。2007年,广州打捞的“南海一号”船舱与它相似。“南海一号”打捞上来大量的德化窑瓷器,据说这艘沉船来自泉州。站在江口文兴码头,恍惚之中,你似乎还可以看见海上帆船涌动、码头人声鼎沸的盛况。

因为海外贸易的繁荣,不少外国人到泉州来做生意,甚至在这里定居。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蒲寿庚。蒲寿庚不仅掌控着泉州港的海上贸易,甚至在泉州做官,做到福建行省左丞(正二品)。明朝思想家,提倡“童心”说、对公安三袁有很大影响的泉州人李贽,他的祖先到波斯经商。走进南门万寿路,在陋巷深处找到李贽故居,那里有一尊李贽雕像。

从如梦的繁华中醒来,最后不能不去寺中弘一法师纪念馆看看。弘一法师1928年踏入泉州,足迹遍布闽南,他把一生最后最绚烂的14年留给泉州。他安静平和,执着认真,对泉州佛教影响深远。不知他每每做完功课,站在古塔下面,仰望古城的背影,面对绚烂如云霞的刺桐花,会不会像我一样陷入遐思。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