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寻秋

□陈儒鹏

秋是静默而温和的,它悄无声息地来,不打算惊扰任何人。日历上的“立秋”官宣着它出场的日子,而泉州人的生活一如既往,藤椅摇晃,蒲扇起落,T恤短裤依旧,云淡风轻,莺啼鸟啭,周遭景致依旧。

不错,总要费些周折,才能在泉州捕捉到秋的蛛丝马迹。也许是漫步在清源山的晨光中,清风拂面,白露团珠,耳畔中陆陆续续响起寒蝉凄切的叫声,树林间枝与枝的碰触,藤与藤的延展,叶与叶的摩挲,也发出了干烈的响动,不再是春的细腻、夏的湿软。一抬眼,撞见葱郁的树冠上寥落几片焦黄,那是秋在不经意间留下的脚印吧。也或许是在洛阳桥的暮色里,天高云阔,桥上那斑驳的青石板,娓娓道来千百年来“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桥面下,肥厚稠糊的淤泥中,又可望见无数红膏鲟、梭子蟹横行霸道,它们钻孔凿洞,进进出出,挥舞着大钳子恐吓桥上的过客,好不威风!不远处,在休渔的小船上,有渔人放声高唱闽南语歌,腔调百转千回,唱欢了船边金黄的芦苇,晃晃悠悠,它们的心也像水草一般摇摆起来,渔人的歌声忽地又跃上了云端,捣碎了霞光,酿成一汪玫瑰花酒,沾染秋的色彩,熏醉游人的眼眸。

告别日落,行走在华灯初上的西街,继续追寻秋的影子。西街古朴的商铺中隐藏着许多小巷,是一个从喧闹通往幽静的入口,小巷里错落着几方古厝,墙体以大块的灰白花岗岩与片状的朱红色条砖穿插组合,为“出砖入石”的建筑特色,古朴拙实。青瓦下,木门虚掩,厝顶上露出一盏红灯笼的侧影,天井中央走漏了风声,泄漏一地星光。这星光牵引着人,我不由自主地推开那扇木门,主人坐在厅堂上,似乎早已习惯类似的搅扰,只微微一笑,顾自倾倒手里的紫砂茶壶,茶声澄澈,茶香袅袅。院中的桂花树缀满了细密软黄的花蕊,可有巧手的妇人采撷下来,做桂花糕,酿桂花酒?一股悠悠的桂花香轻轻拢上鼻尖,把我从思绪中拉出来,蓦然瞥见秋如邻家小女子,欢笑着,从身边闪过,来不及看清她的面貌,只见她扬起脚踝处的淡黄色裙摆,忽地躲进了厢房。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泉州的秋天里,树安心地抽枝,安心地枯败;云恣意地聚合,恣意地破碎;风可疾可徐。人在这秋景的浸润下,潜移默化中,便少了对世事的牵扰,对欲望的追逐,对无常的惧怕。不知不觉,也多了一个清醒的头脑,欢喜的颜面和开阔的心胸。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