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莆田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涵江:一线解难题 走心又走实

□本报记者 沈琳 通讯员 林亦霞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涵江区主要领导带队“四下基层”,通过访项目问进度、访企业问营商、访乡村问振兴等,了解情况、掌握问题、提出对策、推动转化。

“作为村级组织领头雁,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要怎么干?”“我们将深度挖掘侨乡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文化IP产业,实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18日,江口镇东大村家风家训馆里,一堂接地气的党课进行着。涵江区委书记、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连向红与镇、村党员代表围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互动,共同探讨谋划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

连日来,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涵江区通过开展“党课上到家门口”,打破党课学习空间限制,现场倾听群众心声和需求,不断拉近干部群众之间距离,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群众的具体行动。针对不同对象特点,涵江区量体裁衣、分类指导。其中,机关党组织结合“机关+”,重点开展“双报到”活动,转作风提质效;村居党组织开展“送教下乡”“书记讲给书记听”等,强组织、办实事、解矛盾;“两新”组织重点用好“两新”实训基地,提升非公党建水平。目前,涵江已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31场。

开展主题教育,关键是学习。21日,涵江区委常委会主题教育第一次读书班以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全区四套班子领导来到木兰陂、木兰溪防洪工程奠基点、木兰溪治理展示馆、白塘镇双福村、江口镇东大村等地,学习木兰溪治水历史和治理理念,激发新时代干事创业精气神。

涵江区挖掘资源、拓展载体、延伸阵地,设置7门特色学习课程及7个类别共20个特色现场教学点。10月19日,一场宣讲活动在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举行。“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福建省首批新时代宣讲师、理论小分队成员、区委党校高级讲师施必鸿说,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涵江各部门还用好“问题清单”,推动问题解决。涵江区各级领导一开始就确定重点调研课题,直奔困难多、群众集中关切的领域,收集相关意见建议,采取动态管理、滚动销号的方式,将问题整改到位。针对黄霞三期群众安置回迁需求,加快推进保利堂悦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中秋节当天顺利交房;针对山区群众寄递不便问题,推进“快递进村”工程,探索村级物流服务合作新模式,新开乡村快递服务站点;针对企业资金难问题,指导75家企业争取项目奖补资金3444万元,18家企业产融对接签约3.5亿元,35家企业通过“金服云”平台申请专项资金贷款1.49亿元。此外,对于优化食品经营(网络经营)审批,审批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