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莆田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品牌赋能文旅发展

□本报记者 林剑波

荔城区“莆阳爽夏”文旅系列活动之一的荔枝文化节在西天尾镇北大村举办。图为汉服文化展演。 朱崇飞 摄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莆田全市接待游客2361.11万人次,同比增长39.6%;实现旅游总收入181.26亿元,同比增长49.8%。

莆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自然生态资源以木兰溪为代表,遍布各地;滨海旅游资源以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湄洲岛为代表,涵盖湄洲湾、平海湾、兴化湾等三大湾区;历史文化资源以千年古刹广化寺为代表,不乏正月初四做大岁、正月闹元宵、莆仙戏等地方特色。

近年来,莆田着力厚植品牌,重点提升木兰溪、湄洲岛、城市绿心等几大空间,贯通木兰溪与滨海两条旅游带,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推出莆田四季旅游品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

四季皆景,铸造系列旅游品牌

日前,“莆阳赏秋·山海福美”文旅活动在莆田市数字中心开启。“这里千年古邑与现代新城相互交融”“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海洋地貌”“收获迎接日破云海的浪漫与惊喜”……全市7个县、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化身导游,为家乡文化、美景、美食出镜代言。

赏秋文旅活动持续至11月,推出2023年百威(莆田)国际啤酒节暨仙游特色食品宣传推广、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非遗展示、“湄洲之夏”海峡流行音乐季等49项活动。

今年,莆田市精心策划,着力推介更具热度与亮度、广度与深度的文旅品牌,铸造“莆阳开春”“莆阳爽夏”“莆阳赏秋”“莆阳乐冬”等旅游名片。

春节期间,莆田率先开启“莆阳开春”活动,推出开河、开街、开村三大文旅主题。开河,即“水上巴士”游船以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北大码头为起始点,沿着木兰溪流域河道,分别行至玉湖和白塘湖,形成两条水路航线。开街,即修缮后的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对外开放。开村,即若干乡村旅游景点开门迎客。

“五一”期间,“莆阳爽夏·滨海畅游”文化旅游季拉开序幕,持续至9月,陆续推出“感受非遗韵味,畅享莆阳红‘荔’”“莆阳爽夏·厢遇有福”“莆阳爽夏·秀屿逐浪”等系列主题旅游项目。其间,“福往福来”湄洲岛至南日岛“海上游”航线首航,让游客感受“心灵祈福、海上观光、海岛畅游”的全新体验。

莆田市文旅局局长刘晶洁表示,接下来将推出“莆阳乐冬”旅游活动,持续打响莆田文旅品牌,让莆田文旅产业动起来、活起来、旺起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串点成线,上新系列旅游线路

“这次来莆田,就是想去岛上看一看,去海滩上走一走,体验一下滨海旅游的乐趣。”中秋节过后,陈先生携家带口从福州前来莆田度假。

中秋国庆长假前夕,莆田推出多条全新的主题旅游线路,满足不同群体的出游需求。

9月28日,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其中莆田段途经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城厢区、仙游县等地。调查显示,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我省居民选择高铁动车出行的比例接近五成,高于今年“五一”、端午及去年同期水平。

抢抓有利契机,莆田推出“派江吻海·观海听潮,跨越山海之旅”“对话古今·传承创新,非遗体验之旅”等两条列车主题线路,涉及湄洲岛、南少林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东山报恩寺塔、东阳古民居等多个景区(点),加快“铁路+旅游”融合。

同时,莆田借助“莆阳赏秋”文旅品牌的上市,推出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包含美术工艺、亲子研学、古今人文、乡村野趣、寻根祈福、山水文化、露营休闲、踏浪滨海、木兰风光、清新康养等多种主题。

行走于古今人文主题线路,游客可以从全省仅存完整的鼓楼——古谯楼出发,漫步于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然后领略“江南古建奇葩”三清殿的魅力。结束莆田古城之旅,游客可以转场至位于城郊的木兰陂,欣赏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及其公园美景,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从工艺美学到乡村野趣,从历史街区到山川滨海,让游客深度体验莆田的人文风貌和山海之美。”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推广科副科长李锋说。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