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山村里有大戏

□余兴辉

雨落平川,当一层秋雨一层凉敲打着家乡屋檐的静夜,一出出大戏又在村中央的舞台上精彩亮相。古朴的舞台,明亮的灯光,铿锵的锣鼓,台上、台下的家乡人演的、唱的、看的,是山村人丰收的喜悦,是对新生活的愿景。一出出大戏,演得认真,看得尽兴,汇成秋日雨夜里的一股股暖流,沁入庄稼人心田。

家乡上莒,村子不大,1000多人口,但演戏的历史源远流长。家乡起初是一个大村,有3000多人口。村子大,文艺人才多,闲时又没有什么娱乐节目,村里的戏班子便一天天壮大起来。儿时记忆里,村里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上演一出大戏。那无疑是我们这些孩子分外欢乐的时光。傍晚时分,早早吃完晚饭,搬来家中的板凳,呼朋引伴,相约一起到村里老屋旁的戏台前等着大戏的开幕。

大戏开幕往往要等上好长一段时间,琴声悠扬,鼓乐喧天,就是不见幕布开启。小伙伴们轮流上台“侦察”,一会儿说演员还在化妆,一会儿说演员还在练戏,一会儿说哪位演员还在田里忙活没赶来呢。尽管等得心急火燎,我们也只得在戏台前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挨着。

好不容易,锣声响处,大幕徐徐开启,剧中人物在台上或说或唱,或跳或舞,等了半天却看不懂剧情的我们朦朦胧胧间进入了梦乡。等剧中情节进入高潮时,在观众们的一片叫好声中,看得津津有味的祖母赶忙唤醒睡梦中的我们,指着戏台上神情沮丧的反派人物说“快看快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此时也意味着村里的大戏进入了尾声。而当我们在睡梦中再一次被大人们唤醒时,那说明大戏散场了,我们也该回家了。

村里的大戏实在精彩,不久还唱出了村外,走出县城甚至走向省外。名气吸引各地不仅派人前来参观学习,而且还盛情邀请村里剧团到当地演出。村里的剧团参加地区调演时获了大奖,这下可热闹了,有专人到村里驻扎创作剧本,还为剧团安排了专家指导,并从各地精挑细选了演员来充实剧团。这也掀起了村里学戏、唱戏、说戏的热潮,每排出一场戏,往往先在村里试演。风华正茂的演员们个个声美形好,表演各有特点,经过一番勤学苦练,更是娴熟地掌握了口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技巧,高低起伏的念白、字正腔圆的旋律、急步如风的表演,把剧中角色饰演得惟妙惟肖。唱腔中那一个个跳荡激扬的音符,在所有热爱戏曲的人们脑中久久回旋。

几年后,村里剧团的外地演员们陆陆续续离开了,不久,剧团的演员们又成了清一色的村里人。由于演戏并不是他们的专门职业,只有在农闲时节,大家才能偶尔聚在一块吹拉弹唱,过过戏瘾。随着年岁的增加,有些演员也逐渐淡出了舞台。于是,村里的老演员们相约,再次认认真真地排演一出谢幕大戏,然后宣告剧团解散。大家伙重新相聚,组织起来,日复一日一丝不苟地进行排练。

大戏开幕在即,这个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十里八村。表演那天,人山人海,村民们怀着深深不舍却又无奈放手般堪称悲壮的心情,早早来到村戏台前。戏班子还是原来的戏班子,演员大都还是原来的演员,那天晚上演员们精彩绝伦的演出,一次次地被人们热情的掌声打断。台下的观众激动地呼喊着台上演员们的小名,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隐约记得,那天晚上演的是一出有些悲情的剧目,台上演员们倾情演绎的情节,让台下许多观众包括我年迈的祖母在内,眼里都饱含着热泪。大戏谢幕,村里的剧团就这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后来,我离开家乡,在城市里偶然看剧时,身边少了祖母的唠叨,我却已经能了解戏中的因缘际会了。我深深知道,不能小看童年里那些成天与泥土打交道人们奉献的“文化大餐”,因为这些大戏不仅曾经温暖过许多如我般天真懵懂的农村少年,更在村人的心里深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乡亲们那种苦中求乐不屈不挠的顽强韧劲,那种物质简单却追求丰富精神世界的境界,那种崇善向上积极乐观的朴素情怀,让许许多多走出农村的人长久回望,受用终生!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