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多泥

黄水成

“七月七,多泥青吉吉;七月半,多泥乌一半;八月半,多泥乌变粄;九月九,多泥可做酒……”

小时候最让人惦记的山果当数多泥,不光我们小孩惦记,全村男女老幼都惦记,应该说是世世代代都惦记,所以才会有这首童谣代代传唱下来。

多泥就是桃金娘,其貌不扬,是长在山野间的一丛丛小灌木。多泥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山菍、多莲、乌肚子、当泥……达几十种之多。在闽南,这种桃金娘科属灌木,漫山遍野都是,而且越是瘠薄的浅山,越是靠近村庄四周的山野,长得越稠密。

多泥不像梨和桃,也不像柿子和蜜柚这些水果,集中开花授粉,同时成熟。多泥的花期长,几乎每年谷雨时节便开花,直到盛夏花期未了。多泥花开五瓣,很是周正好看,花瓣盛开,从花萼中露出一大丛的花蕊,就像许多细细的触角一样,在风中摇曳。多泥花颜色多样,紫色、粉红、粉白,在花期里东一丛、西一簇的多泥花开得甚是好看。不仅在盛开时,其实多泥的花骨朵就很有模样,像一颗颗很紧实的布纽扣,从芽胚到花骨朵,纹理清晰,模样可爱,细数一株多泥上的花儿,从花苞到花朵,就像一组慢镜头,展示花儿的不同瞬间,连接起来就是一朵多泥花盛开的全过程。

多泥花一开,我们就开始惦念着。细数采摘的日子,就像等待某个节日一样。等多泥花期一了,就迎来了夏收,再等夏收一结束,就日渐进入多泥成熟季。每年夏季农忙一过,正是乡亲们缓口气的时候。这时,乡下的农活也换季了,经过夏季一个多月农忙,原来顾不上打理的菜园子日渐撂荒,家中的柴火也烧得差不多了,大人们从繁忙的农活开始转向打理菜园子,忙着上山拾柴。

时光打个转,就到秋季入学时。乡下的孩子心野,总是人在课堂,心在山梁,老想着课堂外的有趣事情,这时最牵挂的自然是漫山遍野乌黑发亮的多泥。往往还没到周末,就开始招集小伙伴,提前从犄角旮旯找出尘封的竹篓子洗净,一到周末放学,大家飞奔回家,书包一丢,吃碗剩饭胡乱填下肚皮,或抓上几条地瓜边走边啃,便往山上跑。

大家都熟知哪座山头的多泥最多,从不绕弯路。从我们上端村,到肥猪下槽那座山冈再往坪岽,再绕回瓦窑窼或从赤泥岭回来,这几座山头多泥长得最稠最密,是我们年年光顾摘多泥的最佳路线。一到山上,大家各自散开,从山脚到山冈再到山顶,再从山顶往山脚,沿着一丛丛多泥丛拉网前进。山冈上,一整片一整片的多泥丛中,一颗颗圆溜溜黑得发紫的多泥,就是无声的邀请。这些乌黑发亮的多泥就像一颗颗黑珍珠,挂在枝叶间飘摇欲坠,轻轻一碰便落入掌心。此时,仿佛整座山冈都成了多泥果园,成了我们采集的乐园。

每颗多泥底部都留有花萼退去的五个小叶片,就像一个微型的壶,很卡通的造型。果实越饱满,这叶片越显得不成比例的小,却很方便用手捏着。这时,捏着小叶片再轻轻一挤,从树上摘下来那个小眼儿便会爆裂开来,多泥那蓝莓果冻般的原浆便要溢出来,还有多泥中间那根乳白色的小芯也跟着出来。去掉白芯,贪婪的小嘴一嘬,一股幸福感便从心底涌上来。每看见一颗熟透的多泥,都是一阵欣喜,大家边摘边尝,幸福成倍增长。尝够了多泥,也装满了竹篓,再迎着霞光,大家一块唱多泥的童谣回家。

这种酸甜适度的野果直接吃最爽口,也有人用来酿酒。这一竹篓的多泥足够全家人享用一阵子,有些人甚至会拿到集市上卖,还有些人用来泡酒。而我们多是用来解馋,用来慰藉辘辘饥肠。金色的童年,因为有多泥相伴而变得流光溢彩。这些长在山上的鲜果,成了童年最好的礼物,烙在心上成了永恒的记忆。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