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丝路十年——“一带一路”上的福建故事 上一版   
上一篇

海跨园“朋友圈”这样扩容

□本报记者 郑璜

今年7月,孔思军(左四)和林峰(左五)出席尼日利亚海跨园授牌仪式。(受访者供图)

海跨园助力闽商抱团出海。(中新供图)

“恭喜海跨园第十七位会长,秘鲁的杨会长,共同打造秘鲁海跨园,助力闽商来秘鲁安家落户。”2日晚,福州市进出口商会会长孔思军发了这样一个朋友圈。

乘“一带一路”倡议东风,随着一个又一个海丝跨境产业园(简称“海跨园”)在世界各地接连落地,闽商“抱团出海”的闯劲,也得到更大释放。

“产业出海”的必然

孔思军是香港华美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福建省优拓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福州市进出口商会会长,他还承担着政企沟通桥梁的角色。虽然商会也曾有促进会员企业共同发展的愿景,但一时无从发力,也只是停留在愿景上。

契机出现在2020年。那一年,突然暴发的疫情,加速了传统外贸生态的改变。长期倚重的欧美大客户,融入欧美供应链,其中不乏百年企业,突然消失得让人猝不及防。

也是在那一年,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几乎可以用“狂飙突进”来形容。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0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验放进出口清单24.5亿票,同比增长63.3%。更重要的是,跨境电商行业在全维度、全产业链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玩家、新玩法、新渠道、新流量、新技术、新市场、新服务层出不穷。

陡然出现的危机感,让孔思军坐不住了,他思索着如何将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变成传统外贸转型升级的契机。

浮沉多年,孔思军把企业做到了某国际知名品牌的全球最大供应商,并在七八年前就开始在东南亚设厂的步伐。如今,他的东南亚工厂产能已与国内工厂等量齐观。

在他看来,虽然跨境电商是未来趋势,但如果只是随大流做跨境电商,可能无法超越先行者。更要看到,国内产能过剩,各种因素叠加,从传统的“贸易出海”到“产业出海”是必然。福建遍布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闽商资源,有着无限的潜力可以挖掘。

一条当时尚不清晰的思路在孔思军脑中闪现。基于“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海外仓新零售”的外贸创新业态,发掘“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商会和侨商资源,并提供产、供、销一条龙配套服务,助力国内跨境电商业务更便捷有效地打入海外市场。

2021年3月17日,抢抓跨境贸易逆势增长的“天时”,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地利”,致力政企共商共建的“人和”,由福州市鼓楼区政府与福州市进出口商会携手共建的海跨园在福建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揭牌开园。

开园当天,海跨园海外分园就设立了“招商中心”。

拒绝单打独斗

2021年夏天,福州市进出口商会多了一位海外分会会长,来自尼日利亚的闽商林峰成为尼日利亚海跨园的负责人。

2012年,在物流领域浸淫多年的林峰发现,公司将闽清生产的瓷砖运到尼日利亚的物流生意,从一向稳健变得突然一落千丈,原因是温州人直接将瓷砖厂办到了当地。“这根本不在一个竞争跑道上啊,不转不行。”

当机立断,林峰拉上有办厂经验的股东,飞到了尼日利亚考察。这里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与中国关系友好,不少出口产品还能享受零关税的优势。

第二年,林峰的瓷砖厂就在离温州人的工厂不远处办起来了。几年下来,瓷砖厂运转良好,他还陆续办起了两个洁具厂和一个热水器厂。“但单打独斗确实太累了,发展的步伐还是慢了些。”

2021年夏,孔思军找到了林峰,阐述了他的海跨园理念。这一下子触到林峰的痛点。

在林峰看来,海外投资除了政策法规的制约,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等也如影随形,企业要想尽可能避“坑”,这很难。而海跨园等于有人先帮你蹚了路,厂房、销路都是现成的,后加入的合作者只需要专注于生产环节。

就在本月中旬,林峰与厦门一家工厂在尼日利亚合办的园区新厂即将投用。双方的合作从贸易起步,累积起足够信任,再邀请对方到非洲办厂,从开始洽谈到实现投产,耗时仅10个月。

原来觉得颇为遥远的跨境电商,经过两年的摸索,也逐渐步入正轨。

尼日利亚当地诚信体系、支付系统、物流配送等软硬件配套都未完善,电商怎么开展?

那就先从B端入手。

林峰将原来遍布尼日利亚全国的3000多个线下经销商,引导到线上平台下单,价格更优、发货更快。不纯粹卖产品,而是打造产业生态,平台整合了中国国内180家企业的家居类产品,借助海外仓囤货,基本实现当日、次日达,而有些产品原来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购买,周期可能长达半年。

资源汇聚越来越多,路越走越宽,林峰觉得海跨园这一步,走对了。

“四个一百” 一园一策

安哥拉海跨园所在的中安恒泰工业园,原本只生产单一的钢铁产品。他们已意识到,不能走把国内落后产能转移到国外的路子,这样的红利期很短。福州进出口商会安哥拉分会会长陈冠丰11月即将带领长乐钢铁企业、闽清陶瓷企业、闽侯电池回收企业等赴非洲考察,让更多国内优势产业快速落地办厂,形成产能,抢占市场。

菲律宾、印尼、加纳、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秘鲁……从最初只有概念,到如今模型已落地并复制发酵,两年来,海跨园扩张的步伐不算快,但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新增海跨园10个”还被写入2023年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实践中,海跨园产业园属性逐渐凸显,已超越对新零售的探索,发展范式已基本建立——挖掘全球优秀的闽商资源,发挥国内工业化和互联网技术优势,打造全新的全球化营销网络。即,选好单个国家“产业园+新渠道+平台服务”孵化的点,做强“一园一总部”福州集团总部集采中心群,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出海形成BTBTC的链,最终实现国与国的新渠道、新服务和产业链连成片形成网。

无论是做传统外贸,还是国际化产能合作,孔思军都累积了丰富经验。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大意义在于,将大家的思路打开,让企业敢于“走出去”。但他也强调,建设海跨园,不是为了建厂房、收租金,而要将工厂型企业聚合起来,最终改变整个生态链、营销模式。

这个目标并不好实现。首先要“找对人”。孔思军将目光锁定年轻、有一定实力、愿分享自己的资源和经验、带大家一起干的新闽商实业家。两年多时间,海外分会会长的数量已增加到17个。他也将商会定位为海外投资闽商的“娘家”。其次要“做对事”,把脉问诊。每个国家实际情况不同,切入点也不同,唯有摸索出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才可能成功。

进驻100个国家、建设100个海跨园、带动100个行业、实现100亿美元的进出口增量。海跨园今后要实现“四个一百”的目标,任务不小,但不虚幻。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