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真心锁定消费者的爱

□包骞

11月以来,各大电商平台的年度“双11”大促销活动进入白热化阶段。当“双11”购物节迎来第15个年头,不少平台的促销手段颇有些返璞归真的意味——摒弃此前饱受诟病的优惠叠加、跨店满减、做任务领红包等烦琐规则,推出官方直降、一件打折、全程保价等清晰简明容易操作的降价活动,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又是一年“双11”。 从2009年到2023年,这个历经15年发展的购物节,不仅培育了大众线上购物的消费习惯,也给消费者带来实打实的优惠。无论是优惠叠加、跨店满减,还是官方直降、“血拼”低价,拒绝花样繁多的套路和陷阱,以优质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双11”购物节才能获得持久生命力。

因此,与往年拼单凑满减、规则云里雾里不同,今年多个电商平台宣布拒绝套路,直接“血拼”低价。比如淘天集团宣布,今年“双11”在跨店满300元减50元的基础之上,首次大规模推出官方直降、立减,不用凑单,一件就打折;京东表示,“双11”大促没有预售,现货开卖,超8亿件商品全程保价,参与百亿元补贴的商品数量将达到今年“6·18”时的2倍……让利“简单粗暴”,体现了平台的诚意,也触动了消费者的心。

实际上,想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既要比价格,也要比质量和服务。拿“最低价”来说,平台让利,就要切实让到位,不能“假让利、真收割”。只有通过让利,让消费者买到便宜商品,打开厂家销路,平台同步获利,才能实现多赢。倘若透支消费者的信任,继续搞“明降实涨”的套路,不仅透支了口碑,也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消费形态如何演变,营销手段如何创新,唯有质量和服务“得人心”。只有以更高、更严的标准做实质量,根据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才能在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今年以来,围绕优化供给、创新场景、改善环境、提振消费,从中央到地方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眼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仍是关键。让消费者买到物美质优价廉的产品,尤需各方以坦诚、真诚、实诚的态度,营造出让消费者买得安心、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

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督促电商平台履行好自身责任,对平台、商家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惩治。今年“双11”前,多地消协和市场监管部门就发布相关信息,对商家和消费者作出提醒,接下来,尤需紧盯部分商家“先涨后降”“虚假保价”“设置虚高划线价”等价格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应及时出手整治。各大商家和电商平台也应以诚信立足、以实诚树立口碑,真正做到让利让到位、服务做到家,共同呵护好网购环境,更好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权益,以诚心和真心换来消费者青睐。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