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厦门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拥抱滨海新生活

——聚焦第十六届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览会

□本报记者 林梓健 见习记者 黄星榕 文/图

航拍游艇展水上展区

航拍游艇展陆上展区

立时代坐标,迎八方来风。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览会(以下简称“厦门国际游艇展”)于11月10日在五缘湾游艇港启幕。

作为IFBSO(国际游艇展组织者联盟)船展会员、厦门国际海洋周配套专业展会之一,厦门国际游艇展自2008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5届,成为集“展览、论坛、赛事、活动”于一体的复合型国际游艇盛事,始终致力于成为游艇产业的引领者和滨海新生活的推动者,被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水陆联动”游艇展。

“游艇+”,滨海生活新概念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推进“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拓展海洋旅游产品,完善邮轮、游艇旅游政策,加强游艇码头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为游艇旅游市场长远发展注入信心与动力。

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指引下,本届展会围绕“滨海新生活”主题,全新升级“游艇+”概念,打造开放式、体验型“水陆联动”游艇展,呈现海洋休闲风情。

“我见证了厦门游艇市场从无到有的过程,一直很看好这一市场。”慕恩海洋亚洲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鸿说,政策的放开与支持将打通厦门游艇市场的消费瓶颈。

本次展会吸引来自美国、新西兰、德国、芬兰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游艇企业携品牌船艇实船参展,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设置陆上展区、水上展销区、帆船体验区、游艇体验区、美食嘉年华五大展区。有超过70艘船艇精彩亮相,100多艘各类OP、Topper、飞虎帆船现场竞赛,并有数十场行业交流盛会、专业配套活动、水上嘉年华轮番上演。

在美国迈斯特造浪艇陆上展位里,3条造浪艇因其亮丽的颜色、流畅的造型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拍照。“本次展会,我们一共带来6艘船艇实船参展,涵盖运动艇、造浪艇及钓鱼艇。近年来,我国参与海上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市场潜力巨大。”美国迈斯特游艇中国区代理、展位负责人张泰玮说,希望借助厦门国际游艇展继续拓展中国市场。

领潮流,聚焦发展新方向

一直以来,厦门国际游艇展始终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及热点,力求发挥平台交流作用,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开阔视野。

本届展会除展示船艇及船艇配件等周边产品外,还引入运动休闲产业展品,具象化展示“滨海新生活”的发展趋势及丰富性。首次引入深圳吉影无人水下智能设备、海南申兴电动水翼自行车、江苏诺笛卡水上冲浪、上海索尼克特色游艇船屋等企业及项目现场设展推介,川崎、雅马哈及庞巴迪三大国际知名摩托艇品牌有望同期亮相,为“游艇+”生活方式赋能。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强表示,厦门国际游艇展聚焦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搭建产业交流平台,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机遇、新方向,为推动厦门游艇产业乃至中国游艇产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新能源船艇是近两年的产业关注热点,本届展会上,福建时代船舶与集美大学合作的太阳能无人船以及独具特色的水上巴士亮相。无论是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技术还是无人驾驶的新技术上,这艘船都充分展示了福建先进的船舶技术和高校深厚的科研实力。

发展论坛一直都是厦门国际游艇展最富有特色的配套活动之一。今年,厦门国际游艇展以“厦门如何打造世界级休闲航海旅游港”为主题举办游艇产业发展论坛,着眼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与话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相关企业代表深入探讨休闲船艇产业优势,共同探索中国游艇经济未来发展。

论坛上,资深游艇媒体人徐铮为现场观众梳理并回顾中国船艇行业20年的发展脉络;逸动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万小康立足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探讨新能源船艇的发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涂山通过游艇设计教育的主题演讲为未来游艇产业人才培养提供全新视角;船长魏军分享其对于青少年帆船航海培训所倾注的心力;克利伯中国总经理胡焱关于航海培训与品牌赛事的分享,丰富了在场观众对于滨海生活体验的想象空间。

同时,为充分发挥厦门国际游艇展作为产业交流平台的作用,本届展会还邀请展商借助展会平台进行充分展示及交流,开展项目推介、新品发布、品牌之夜、交流酒会等专业配套及营销活动,为展商提供展示品牌的舞台,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