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连城:“流动餐馆”走红乡村

□邹善水

日前,在连城县四堡镇雾阁村,承办婚庆筵席的农村“流动餐馆”厨服人员忙着切菜、烹饪、摆盘。正午,一道道鲜香可口、热气腾腾的美食陆续呈上,备受宾客称赞。

据介绍,“流动餐馆”备受欢迎,是因为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往年农村家里遇上婚丧嫁娶等大事,大都是自办筵席,按常规要提前好几天采买食材,还得委托亲戚帮忙准备桌凳、碗筷、餐具,十分麻烦。如今,农村人也步入了生活节奏快车道,年轻人在外忙着经商务工,平时较少回乡,腾不出时间自办筵席。于是,代办筵席的“流动餐馆”应运而生。

而今,主人家只需通过手机,提前向“流动餐馆”负责人谈好菜谱、餐标价位与摆宴时间、场所等,其他的事务便可交由“流动餐馆”负责人代劳。笔者了解到,“流动餐馆”的价格经济实惠,一般仅需400至800元一桌,比去餐馆酒店可以节省400至600元。

莲峰镇农村“流动餐馆”罗老板向笔者透露:“我们常年承办农村筵席,同出售鸡鸭鱼肉海鲜的专门经销商熟识,也了解市场行情,可以批发价采购各类食材,不仅成本比各家自办筵席临时采购要低,食品安全和食材品质也更有保障,还可让经销商送货上门,我们挣的只是厨艺和服务的利润。”

因为省事方便,味道也有保障,“流动餐馆”在连城农村大受欢迎。朋口镇一家“流动餐馆”的主厨傅师傅告诉笔者,入冬以来,婚嫁乔迁筵席订单日益增多,已经预约到了年底,都快忙不过来了。

连城县客家美食协会原会长、现任党支部书记王金明介绍,而今,连城县17个乡镇有农村“流动餐馆”近200家,今年年产值预估可达2.98亿元。为提升“流动餐馆”厨服人员厨艺水平与服务素质,县里成立了连城县客家美食协会培训学校,启动实施“万名厨师培训工程”,累计举办特色小吃、客家名菜等美食技能人才培训班360期,培训学员2万余人次。现在,连城全县美食产业从业人员达4.9万人,成为助力当地富民惠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

连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股负责人杨荷玉(经办人)向笔者介绍,为服务农村经济振兴,引导乡村产业新形态健康发展,连城县市场监管局下设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主动靠前服务,成立专班,调查摸底,边宣传依法经营和食品安全政策,边为“流动餐馆”及其员工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健康证,目前已为37家“流动餐馆”及105名厨师、240名助厨人员办理,并正在加快办证速度,争取办证率达100%。新泉镇西村村厨师张金良说,持证上岗后,“流动餐馆”信誉更高、口碑更好了。今年,他所在的“流动餐馆”代办筵席已突破千桌,目前接单量剧增,生意越来越红火。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