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尚书府邸的新生

□廖珊珊

位于连江县坂顶村的三落厝,是连江县第一位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的张莹故居。年久失修而被闲置的古厝,在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东风下重获新生。

张莹(857—933年),字昭文,唐代连江名闻乡中鹄里凤凰楯(今连江县丹阳镇坂顶村)人。唐大顺元年庚戌(890年)入京赴考,33岁时成为连江县第一位进士。连江旧县志记载,张莹精史工赋,著作甚丰,著有《史记正传》9卷、《后汉记》58卷及《汉南纪》《梁都赋》《月宫赋》《四灵赋》。《全唐诗》录有他的诗一首:“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时来鳞羽化,平地上云衢。”

907年,张莹辞官归故里,潜心学问、著书立说,居杜棠七星台。七星台建筑群曾是当时最繁华的官宦住宅群,建有八仙屏、采风阁、下马桥等。明代,七星台建筑群毁于大火,张氏后人没落,已无力修建,而迁徙到此的郑氏族人欲建房定居,遭到张氏后人反对。张氏后人想通过要求重建一座规模相当的三落厝劝退郑氏族人,未承想郑氏族人立即答应,并历经数载修建完成,即现存的三落厝古民居。

相传郑氏族人重建的三落厝即将落成时,需要同时“扶扇”主梁,且不得分先后。由于三座房子相连面积过大,同一时刻主梁“扶扇”的人手不够,焦急的郑氏族长带着族人点燃三炷香,恳请官道上来来往往的路人帮忙“扶扇”,并许愿:倘若“扶扇”成功,郑氏历代子孙每年都要祭礼三天,一为感谢神明,二为感谢路人相助。路人见此情形,纷纷伸出援手,大梁终于“扶”起来了。“祭礼三天”的许诺也被很好地传承下来,形成了当地的一大民俗“祀食”,即在每年的农历七月,择吉日大祭三天,每家每户都要献上精心烹饪的米糕、糍粑等美食进行祭拜。

三落厝坐东朝西,明代嘉靖年间占地规模已达3000多平方米,房间多达200多间,整体由主落、次落和第三落构成,三座横向排列的三进四合院借过雨亭相连而成,因而称之为三落厝。主落和次落都是悬山顶,穿斗式构架,木石结构。主次落都是两层房,上层房用来储存粮食、堆放杂物,下层房主要用来居住。相较于主次落,第三落纵深更大。

明代三落厝内不设风火墙而设置宽大排水沟,引山泉水入内,在排水沟上盖房子,活水从房子底下流过,形成“山泉入宅、宅内有河、河中有房”的景观。连江籍进士吴文华诗曰:“桥通流水出青林,与客寻幽古径深。占象有台迷草色,砌花无主漫春阴。”

鼎盛时期曾同时居住着五六十户人家,距今已相传20余代。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村民们盖起了自建房,陆续从厝内搬出,近几年原居民已全部搬出,加之年久失修,建筑日趋衰败,三落厝成为空房,逐渐荒废闲置。

衰败的老宅该拆还是该修?应该如何保护?2013年,连江各界重新审视了这座古民居,经通力合作,将三落厝规划为一个兼具历史风味与自然生态的文创度假项目,这座久经风雨的老建筑得以焕发新的生命。

将三落厝主体建筑改造成度假酒店是整个项目的核心。设计保留了三落厝的水平三进、以过雨亭相连,厝内水渠贯穿其中的四合院基本格局。主落、次落和第三落间的布局结构不变,每座四合院内都保留天井,每落都以水流分隔。顺应地势本身的前低后高,经过处理的小溪从后厝流往前厝,穿厝而过,形成了小溪和房屋浑然一体的空间格局,既有利于落与落之间的分隔,也使落与落开敞空间,形成了有趣的亲水休闲区域,“房中有河,河中有房”的独特景致也得到延续。

改造的重点在于室内空间上,二层形制不变,室内架构仍以木构为主,加上砖木混合。三落厝建筑主体有着典型的福州地域特征,主落的大门形式简单,修护原本石料砌筑的规整门框,保留两侧对称人字形墙体;次落大门上方的单坡雨罩和两侧对称的马鞍形墙体也得到巩固。高挂的马头墙饰以太极鱼龙等物。屋顶脊梁两尾翘起的龙式称为“龙舌燕尾翘”,屋檐处人字形博风板及其檩木拼接处挂有木制装饰物悬鱼,雕刻了四种吉祥图案:双鱼象征人丁兴旺、连年有余;梅花象征“福禄财喜寿”五福,又有“喜上眉梢”之意;双喜图案表示喜庆的美好祝愿;阴阳太极表示天人合一、融合协调。这些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

坂顶村年轻一辈多数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一些中老年人和儿童留守。为了让村民拥有熟悉的乡村记忆,整个村落的格局基本不变。同时,拓展了三落厝文创街区,游客可以换上汉服,前往杜棠水街等处参与磨豆浆、造纸等民俗活动。

如今,三落厝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同时,又充满着现代的“烟火气”,可谓颜值与气质并存。“房中有河,河中有房”的传统智慧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时代理念完美融合,绘出乡村新时代画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