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屏南漈下龙漈仙宫

□刘颖 文/图

仙宫大殿

龙漈仙宫位于屏南县漈下村,其始建年代虽无明确记载,但依据甘氏族谱记载,其八十一世祖细旷公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迁于此,在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和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进行了两次重修,由此可断定仙宫大约建于明正统二年至明隆庆三年之间。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宫位于龙漈西溪、东溪交汇处北侧,坐南向北,与北面的文笔峰遥相呼应,与东北面的古城楼、迎仙桥(又称“花桥”)等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序列。仙宫总建筑面积为230.39平方米,共有三进,从北至南依次为一进门亭、前院、二进门楼、天井、两侧厢房以及三进大殿。核心空间位于第三进的大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最里间供奉开基主甘氏八十一世祖甘细旷自浙江景宁割香分灵的马氏天仙神位,左右供奉着“叶大元帅”(本为金华石溪泉畔的草药郎中)和“三位拳师”,是漈下村及周边村庄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场所。

祭拜的空间序列自迎仙桥开始,沿着溪岸的卵石小径通往仙宫的门亭,营造出“初极狭,才通人”的意境。门亭内,在绿草覆盖的不规则院落的引领下进入大殿的门楼,接着是中轴对称的天井,再往前是方形大殿,是仙宫的主要祭祀区。

仙宫造型呈现外方内圆、穹窿高耸的外部特征,其天圆地方的建筑造型在福建宫观建筑中仅见。上部穹窿造型犹如一把撑开的巨伞,圆形屋顶为重檐单坡顶,由四层斗拱出挑支撑,斗拱底部与四金柱穿枋搭接,形成层层叠叠的重檐视觉景观。圆檐正中悬挂“方壶圆峤”匾,“方壶”寓意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峤”指山锐而高,典出《列子·汤问》,是对修身持家道德标准的期许。

仙宫采用穿斗、抬梁混合结构,前后金柱间主抬梁,上覆有藻井天花,后部的明间上方也加平板天花覆盖。屋架主要采取梁枋穿插结构,大殿覆斗形藻井由四金柱向上抬升,在金柱内侧的平梁、横枋和角枋上,等距八面立柱,中心架立雷公柱。藻井为上、中、下三层,最上层为圆井,第二层为八角井,第三层为方形藻井。在方圆转换之处,采用华拱和斜拱的长短变化来适应藻井的形状转变,构造出方圆转换特色。

装饰主要采用动物、植物、山水、文字、几何5类题材。动物装饰以龙、凤为主题,应用在正殿藻井部位,龙形斗拱为仰头形态,凤形斗拱为低头俯视,两者相对,寓意阴阳相合。植物装饰以莲花、卷草纹、菊花为主,应用在天花、门窗、斗拱和梁架部位。植物、动物、人物相结合的装饰应用在隔板上,内容为福禄寿人物故事等。各间板壁的山水、文字装饰,多以山水院景、竹木、墨书、人物故事等为题材。几何装饰则多以回字纹为主,应用在隔扇部位及供桌上。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