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生存与发展

□冯 兵

看《宋史·陈淳传》,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出知漳州,陈淳得以首次拜见仰慕多年的朱熹,求问治学之道。朱熹告诉他:“凡阅义理,必穷其原,如为人父何故止于慈,为人子何故止于孝。”朱熹以父子伦常为例,要求陈淳读书为学应穷究义理深层次的根源。

那么,父慈子孝这一儒家伦理规范背后的理据究竟是什么?有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婴幼儿所表现出的惹人怜爱的种种童真,其实是人类遗传基因中的某些元素在起作用,是为了让婴幼儿由此求得有效生存。以此推之,父慈子孝的自然表现也当是源于人类生物基因的作用。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为父自然当慈,为子自然当孝,这是最佳的生存方式,而儒家的这一伦理规定只是顺应了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就是人的本性。

《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德体现在生育长养万物上,而天下万千生物自然也是以求生存谋发展为第一要务。这既是天地之道,也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之本性,二者是一致的。而程朱理学讲天理并讲性即理,所说的不外乎就是这一个道理。所以,中国古代哲学与伦理,其本质就是一种直截了当的生存智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还可进一步说,一切人类文明的本质都是生存智慧,都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服务的。

在这次见面的十年后,陈淳再次去拜见朱熹并向病榻上的老师展示学问心得,朱熹勉励他说:“如公所学,已见本原,所阙者下学之功尔。”用今天的话说,大体就是既已见到天理之本原,那就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利己利人,并在实践中去检验和完善自己的认识吧。

我们了解到生存智慧是哲学与伦理学的本质,是一切人类文明的主旨,那么我们在日常的为人处世中就应很好地去贯彻这一理念,不仅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充分尊重、维护他人的权益,为他人、为民族谋取更好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人们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抱持这一信念并身体力行之,自然就能够逐渐完善和升华自己的人格境界,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