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何妨拥抱一棵树

□潘抒捷

最近,继吸猫、撸狗之后,“抱树”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从今天开始,拥抱一棵树!”不少人走出家门,找个公园,甚至就在路边,挑一棵合眼缘的树,张开双臂稳稳抱住,闭上眼睛静静感受,疗愈自己,缓解生活中的焦虑。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著有《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这本书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畅销于数十个国家。在书中,他明确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孩子多接触自然,将在生理和心理上获益良多,比如提高认知能力和承压能力;但由于城市规划未能留足户外空间、学校忽视自然体验教育等各种原因,他们却越来越疏离自然,以致身心健康受到不利影响,比如更少使用感官,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出现多动障碍。这种状态也被称为“自然缺失症”。

其实,“自然缺失症”何止存在于青少年群体,很多成年人也有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的焦虑。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不少人已被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包围,让令人眼花缭乱的APP抢走了太多时间。更糟糕的是,声光刺激是强烈的,大家沉湎其中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自然界平淡无趣。当他们走进自然反而会无所适从,只想宅在“有网络和电源插头”的房子里。简而言之,成年人远离自然同样会生“病”,表现为依赖网络、社交障碍、焦虑及抑郁倾向。

无论年龄大小,适当地接近自然,总有助于调节状态。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偶尔趁着周末去爬山、露营,身体虽有疲惫感,精神上却会很愉悦。抱树也是如此。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首次提出“亲生物性”的概念;此后,社会生物学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阐释了“亲生命假说”;临床心理学家斯通·克劳沙尔则撰写了题为《拥抱疗法》的书籍。这些研究成果,归纳起来就是证实了,人类对自然天生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爱,当有了抱树等足够贴近自然的行为时,交感神经系统中某些激素水平就会呈明显下降趋势,从而起到调节心跳、血压等积极功效。

当然,抱树之所以流行,多多少少有社交媒体以及从众效应的推波助澜。再者,抱树疗愈虽有科学研究背书,但绝不能将其当作解决身心健康问题的唯一方式,而更应该把它看作一种类似于心理按摩的辅助手段。“虽然是在抱树,但却有一种被大树拥抱的感觉,治愈了我。”“抱上大树的那一刻,在短暂的几秒钟里,心就静了下来,真的感觉很踏实。”从这些内心独白来看,尽管树不会交流,更不会有言语反馈,它温柔也好、安静也罢,实际上都是抱树者自己内心的一种投射,可抱树确实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接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接纳了自己的“不行”“不可以”“不够好”,释放了那些原本无处安放的不良情绪,因此会感到很治愈。

儒家经典《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抱树作为一种新近被解锁的“解压姿势”,仅在心理上远离喧嚣并且获得放松与安宁,就颇令人神往。更何况,相比于熬夜刷剧、敲电子木鱼、写“发疯文学”宣泄,年轻人用回归自然的方式,抱一棵树缓解焦虑,有何不可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