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乐享清福

□汪震国

清代文士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有工夫读书,谓之福。”这是关于读书是福的经典论述。如果能有一个安逸清净的读书之处,那岂不更是福上加福。我就有这样一个乐享清福的地方——桃花溪。

桃花溪本是虎头山中一条并没有名字的小溪流,遇见它对于我来说就像当年那个发现桃花源的晋人一样,纯属意外。平日里在山野中漫步的时候,我常常只会在山林的边沿地带随性地走走,并不会走得太远。那天,走着走着,心里陡然起了一个念头,这条蜿蜒曲折的山径,究竟会把人带到一个什么样的去处呢?于是就起了兴致,决定沿着山径一直往山里走去。没想到越走山林越发茂密,狭窄的山径也逐渐被荒草荆棘所覆盖。就在我犹豫着是不是再往前行时,突然隐隐听到前方有流水的声音。于是便攀着树枝藤条,扒开割人的苇草,仍然不管不顾地往山里走去。一直走到连长满荆棘的山径也没有了,终于见到眼前是一个幽静的山谷,一条蜿蜒清澈的溪水在不远处静静流淌着,发出淙淙的水流声。

也就在这个瞬间,转身一瞥,我意外地看见溪水边站立着十几棵桃树,树上的桃花开得正艳,既有红色、粉色,也有深粉、浅粉,把一个并不宽敞的山谷装点得分外妖娆。已是暮春时节,城里的桃花早已谢了,然而这几株桃树居然还盛开着。而且不只是一两朵,而是满树皆花,团团簇簇,无比的热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当年读白居易这首诗时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此刻身在其间,陡然之间感到美艳难言。这才悟到,这样的心境,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感受,怕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所感悟与领会。

待情绪稍稍平静下来,我便仔细打量起周围的环境。溪面不宽,然而流量不小,由此也产生了不小的溪流声。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管是阅读或是闲坐,都将是一段妙不可言的时光。于是从那以后,我便会隔三岔五地独自一人来到这里。为了给自己的行踪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我给这里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桃花溪。

桃花溪离我租住的农舍并不太远,散步顶多二十来分钟。每次来桃花溪,我都会坐在溪边静静地读上一会儿书。由于这里地处山谷深处,森林和群山的阻隔,让喧嚣的人世之声很难传递进来,手机更是没有了一点信号。在这样清爽、静谧的氛围里,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我一直以为,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与书为伴,在无人打扰的境况下,任由读者和作者以及书中的人物之间进行着无声的心灵对话。正是在这样的对话中,我们的思想才会被激活,也才会在深入的思考中有所斩获。

就是在桃花溪读书的过程中,我的创作思路也渐渐发生了转变。我开始将目光转向大自然,在“多识草木鸟兽之名”的同时,开始与溪水、森林对话,和飞鸟、虫子交朋友。正如俗话所说,“福至心灵”。一个人的福运来了,心思也自然变得灵巧起来。有文友问起我创作找到了什么秘诀,我笑答说,我有一块福地——桃花溪。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