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古巷叙事

□余兴辉

在宏大的时光叙事里,四角井存留着地方建筑特色的本底,生动记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长宽,展陈着地域文化资源的厚重与深远。

四角井街区文化和风扑面历久弥新,是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在当时入选的11个街区中,四角井历史文化古街区的一体两翼——吴家巷历史文化街区、水南街历史文化街区分别入列。

看过一张图片,印象深刻。一位抬着一把雨伞的行者,踽踽行走于狭长的吴家巷中。细观似身处些许寒冷的冬夜,行者一手抬着雨伞,一手插在裤兜里,在泛黄路灯光晕的映衬下,雨细如针,纷纷落下,水珠起舞,灰檐淌水。雨声欢唱,密集如帘,雨幕下、青砖旁,脚下无尽漫漶的雨水,让行者的身影显得悠长而迷茫。

为什么对这张照片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激发了我的联想。想到那些承载着一方独特人文与历史的街巷,总是难抵漫长的岁月,慢慢褪去了昔日的繁华,日渐冷寂沉默。但仿佛又无声诉说着一种存在感,让旁观者感受到时光的紧迫,若不赶紧进行抢救性保护与开发,那与生俱来的华丽,可能会完全消失在人们遗憾的记忆里。

吴家巷是幸运的。风声雨声里的吴家巷,青砖黛瓦的古屋林立,满眼翘角飞檐,依然一展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灰白门楼古雅精致,保持着传统风貌和建筑风格。小巷深深,三合土院墙穿越百年沧桑,曲径幽幽,来来往往的过客似乎将它踩出了幽暗的光泽,成为这片土地百年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吴家巷古建筑中,住宅、宗祠、家庙林立,每一栋宏大的院落,大抵由主屋、横屋、辅房、天井、围墙构成,主次分明、内外有别、层次渐美。有典型的多进式、多天井合院式建筑,三门三楼别具一格,门楼采用五楼八字开砖雕灰塑,梁架门窗对称之余,灵活多变。柱上檐下,托座斗拱,上挑斜出,交错纵横,强基固体,动感横陈。天然山水、自然风光,一如锦上添花,大有飞天动感跃跃欲试。

吴家巷与北大街衔接不远处,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原北门影剧院。学子们喜欢这栋端庄古朴而艺术氛围十足的建筑,沉浸此间观看堪称经典的影片。犹记在读高中时,学校经常组织师生观影,而后开展影评创作大赛,我写的两篇影评先后在大赛中获奖。这温馨的记忆,总是会伴随着每一次走过吴家巷的时刻。

吴家巷附近还有着东门影剧院。剧院虽已老旧,恍惚间却能听见《大名府》乐声如昨。《大名府》由县木偶剧团表演,一众梁山好汉扮成身怀绝技的江湖艺人,逐个精彩亮相,各展身手混入大名府营救卢俊义。提线木偶技法别具一格,糅合地方汉剧唱腔和民间小调。线来线往间,木偶吞云吐雾、舞枪弄棒、打斗闹腾,特别是“王乞佬”如此富有喜剧特色人物的融入,举止有趣,让人忍俊不禁。《大名府》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剧目,木偶艺术表演大师徐传华表演最负盛名,曾受邀赴京演出。上海电影制片厂将《大名府·过关》一折拍成电影,声画光影演绎让“王乞佬”这一角色深入人心。

800多年的时光淘漉,难掩吴家巷历史文化街区夺目的建筑技术光辉。历经客家匠人的精雕细琢,雕梁画栋、石刻灰塑,工艺造型栩栩如生。诸多古街巷古建筑,从宋元明清走来当下。完美的建筑、清晰的肌理、精湛的技艺,是地方历史沿革、城镇建设、建筑艺术之集大成者,在此体味客家文化、儒礼文化、市井文化,丰富多彩,令人感怀。

徜徉于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东侧文川河微风鼓浪,两岸人居呼应,街景交融。城在景中,景在城旁。水南街的文川桥是不可多得的廊桥文化遗存,沧桑满怀地注视着岁月变迁。文川桥原名清溪桥,中部重檐歇山式屋顶,舟形桥墩由块石砌筑,杉木纵横迭叠成伸臂梁。桥接文川河两岸,有商贩驻足此间,向过往及在此歇脚的人们提供炒豆、红衣花生及当地客家米酒。更多的游人慕名而来品尝个大肉厚的“大桥扁食”。记忆里,有位鹤发童颜的老者经营的扁肉店食客众多。店中扁肉味足汤美,用的是大骨清汤,烫熟的扁肉在热汤里上下翻滚沉沉浮浮。撒上一把葱花,碧绿相间,一拨拨的食客为之着迷。

四角井小巷众多,幽长深邃的水南街就有四街十三巷。街区传统古建筑比肩接踵,有进有厅,雕梁画栋,气派不凡,有如沈氏祖屋、李氏老宅,主建森然,次建有序,屋脊多变,彩绘、灰塑纷陈。大小院落连环往复,不乏大开大创重新改写,但让人感叹的,始终是那不变的客家人喜欢群居的特性,又自成一家充溢浓重家国情怀的烟火气!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