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近日,江苏南通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要求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此事引发争议。
质疑声音接踵而至。不少网民看到消息后认为,这是权力随意干涉民俗,长此以往,传统文化将受到伤害。也有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法律法规禁止制售殡葬用品,法无禁止即可为,这一纸禁令有违法之嫌。
网友们的担忧不难理解,法律界的人士的意见更是有理有据。近年来,权力任性的新闻并不少见。政府部门禁止制售殡葬用品的现象确实罕见,很容易让人有不好的联想。对于外界质疑,当地民政局社会事务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看到网上的反馈,是否合理或者更改还要视情况而定。该市政府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解释称,只是通过生产销售环节进行限制,在监管执行环节,群众如果对罚款等行为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毫无疑问,个别政府工作人员的回应代表不了官方态度,也不可能有效平息舆论的质疑。当地政府左支右绌,凸显了移风易俗的难处与痛点。分析其背后的成因,探讨应对之策,才能更好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南通为何要禁止制售殡葬用品?网络上少数本地网友的回答值得一看。据这些网友称,他们家乡清明节祭祀已经不仅仅是烧纸放鞭炮那么简单,而是竞相用粗大的竹子按比例制作“别墅”等大型殡葬用品。这种“别墅”就是精美的竹楼,不仅造价高,而且功能全,甚至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因为特制殡葬用品又大又多,烧起来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人们喜欢在农田燃烧这些殡葬用品,总有不少农作物因此遭殃。
了解了前因后果,禁止制售殡葬用品的初衷也就能够理解了。当地政府显然是想彻底清理不良风俗习惯,引导群众环保节俭过节。遗憾的是,一番好意并未得到网友们的支持,究其根底还是作风粗暴、方法简单。
可以设想一下,当地部门在出台禁令之前,广泛邀请媒体到现场采访,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出台禁令的目的,同时在网络上提前发布相关信息。相信,这项工作不仅不会被质疑,还很有可能会得到网友们的广泛支持。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出台禁止制售令的同时,相关部门把规定制订得更细致些,既坚决制止燃烧大型祭祀品,又适当允许在安全区域燃放鞭炮和纸钱,并鼓励利用鲜花祭祀,想必也能得到更多支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移风易俗是挑战多年来形成的不良习俗,面对的是千千万万普通群众,绝不可能轻轻松松就实现。南通市禁止制售祭祀品的风波无疑是一堂警示课。相关部门在开展群众工作时,应当时刻增强群众观念,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展行动,如此才能预防误会发生,有效化解矛盾,推动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