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灵灵一株茶,焕如积雪,烨若春敷。沉静处似山间明月,流淌时如石上清泉。
所谓“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巡甘醇,三巡意欲尽矣”,说的是绿茶。一如心爱的姑娘,“初见时,婷婷袅袅十三余,再见碧玉破瓜年,三顾以来,绿叶成荫子满枝”,不堪再巡。
绿茶,譬如碧玉破瓜的姑娘,保留着最完整的自性与清芬,留下一片芳菲意境。
而乌龙茶,则是人到中年的下午茶,清和,幽远,令人回味。如一支玉笛的清远婉转,暗合了老祖宗传统文化的审美口吻。那一种从容不迫,凝心静气,气韵生动。泡一壶乌龙茶,收获的是一趟茶与水的心灵之旅。
绿茶与乌龙,两者性格不同,各美其美。袁枚对龙井和岩茶早有一比,在徐徐咀嚼武夷岩茶后,“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味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乾隆也曾雨夜煎茶,“武夷应喜添知己,清苦原来是一家”,还吃出一个“气味清和兼骨鲠”。这骨鲠二字,端的正是武夷岩茶的“岩韵”。是说不清道不明,弥留在口舌间的那股魅惑。
对“岩韵”一词,我偏爱这样的比喻:温暖的太阳照在岩石上。
而红茶,是最明艳动人的女子。一盏琥珀色的鲜亮茶汤,瑰丽如霞,明艳似花。一如甜蜜的红袖女子,盛妆而出,演绎一段柔情蜜意的游园惊梦。红茶有爱。是白瓷杯里用银匙搅动的鲜活故事,味道更圆润、更体贴。
而陈茶,是晨钟暮鼓的下午茶,也是夜阑人静时的一杯自省。
喜欢这样的比喻:茶树是山的肩头上最小的一个手指,接天引地。试问,携天地之美意的灵物,有甚于茶树?而携天地之美,岩石之韵,又蕴涵人力的琢磨,品格灼灼者,有甚于武夷岩茶?
茶行天地间,众芳皆醉,满室皆春。我偏爱武夷岩茶。一出“印象大红袍”诠释着武夷茶文化的烟霞过往,千秋一梦。“斗茶”的棋逢对手,高手过招,都啸成三分剑气,一分月光;“炒青”的鲜绿鲜香,旗枪招展,都化作妩媚春风,情思爽然,和着山水的瑰丽契阔,千翠流转,尽收在一杯武夷幸福茶——何等清绝契阔的“茶行天地间”!令人心驰神往,刻骨铭心,忽而,又明心静气,释然忘怀……
因为茶说:天地满清气,万物皆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