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圆”味

□杨元攀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圆,即圆满、周全、完备之意。

“圆”味也深深融入家乡莆田的地域文化中。树上长的,手中做的,桌上供的,海里游的,梦中求的,皆有“圆”。名果桂圆、荔枝、文旦柚,是圆的。特色美食红团、海蛎饼、南日岛鲍鱼,是圆的。

莆田“圆”味,敬畏经典,传承出彩。红木家具取材花梨、紫檀、酸枝原料是圆的,制作出来的圆桌、圈椅、手串佛珠,也是圆的。民宅古厝,屋脊大梁和柱子用的是圆木。“仙作”采用榫卯工艺,把传统木雕工艺、国画艺术嵌艺漆艺等与家具文化巧妙融合。正如先贤蔡襄所言:“花开未满月半圆。”匠人匠心,传承突围,用时光雕琢,让岁月留痕,“圆”味在铭刻经典中出彩。

莆田“圆”味,承以先德,流传芳华。“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莆阳家风家训也在圆形物中润泽千秋。每逢节庆,乡亲们总会用圆盘装着寿面、红团、汤圆、鸡蛋等,端到祠堂祭拜先祖。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一刻不忘让祖先先尝。先人已去,思心犹在,家风永续。在莆田,每月初一、十五,乡亲们都会敬香,在月圆之日祈福,以增福德。

红团是当地特色小吃,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等,以甜馅最为普遍。红团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也隐含圆润包容、大气宽和、坚韧敢拼的精神特质。崇德尚行,明礼至善,在寻常的“圆”味中流芳绵长。

莆田“圆”味,深情融合,逐梦复兴。在仙游榜头镇有个景点“望夫塔”,石构圆形。据说是唐代一女子的丈夫跨海经商,多年未回。她思夫心切,天天登山顶眺望海上帆船,盼丈夫早日回归。后来觉得山不够高,看得不够远,就天天搬石头垫在脚底远眺。千百年来,这座塔目送多少次离去,又指引多少次归途。

有缘千里来莆田,原乡,源味,圆梦。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