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操场上空盘旋、自主编程的机器狗和学生互动玩耍、气球花环在风力作用下冉冉升空……近日,泉州市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以“科技点燃梦想,创新赋能未来”为主题的科技节,现场丰富多彩的科创表演和科技实验引发“哇”声一片,气氛十分热烈。
众所周知,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去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就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泉州实验小学积极探索“以科学精神引领人,以科学成果激励人,以科学活动培养人”的特色发展思路,一体化推进科学教育工作蓬勃开展,颇具借鉴意义。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应当筑牢科学教育主阵地,构建立体多维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以“提高科学素养,培育创新能力”为立足点创新课程体系,开发“生态园”“地理园”“校园植物图鉴”等科学教育阵地及校本课程,构建“基础必修+兴趣选修+发展专修”科学教育课程图谱,深化教与学方式改革,探索形成实验教学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评价体系。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充分彰显学校坚持的科学教育质量观,也能够在尊重个体发展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孵化”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素质。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还需要拓宽科学教育大空间,探索一体化协同联动机制。学校与泉州市海交馆、科技馆、农科所以及泉州医高专生命科学馆等场馆开展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科普教育与科学教育同向发力。发挥泉州市首批“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龙头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开展“同步课堂”,指导各校不断提升科学实验教学质量;定期与香港、西藏、新疆等省外各地开展科学教育联盟活动,推进经验互鉴和资源共享,助力各地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此外,还邀请家长志愿者作为班级特聘科技辅导员,每学期常态开展“拓颖同行——家长进课堂”活动,并充分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推送科学亲子实验,以小手拉大手,推动科学教育走进千家万户。显然,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链接,实现“馆校联合+家校联手+跨校联盟”一体化联动,有助于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全面系统推动科学教育落地见效。
科学教育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泉州实验小学倡导所有孩子在闲暇时读一本科普读物,看一部科普电影;抓住灵光闪过的瞬间,制作一件凝聚智慧火花的小发明,拍一部科学探究纪录片;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开展一次科技综合实践调查;等等。可以说,只要将科学教育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就能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的无限热情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