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春到土楼

□鲁 力

一夜春雨。清晨醒来,推窗,水气清新,扑鼻而来。雨过天晴,蔚蓝的天空如同一幅美丽画布,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温暖的光芒。这时的万物,显得格外生动,阳光与雨水共同滋养着大地,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驱车去南靖参观土楼。雨后的山林更显苍翠欲滴,空气中弥漫着清幽花香。春天初至,闪着银光的溪水缓缓流淌。车至观景台,先从高处观看“四菜一汤”——只见四座圆形土楼围着一座方形土楼,在晨曦映照中显得格外迷蒙。

裕昌楼,又称“东倒西歪楼”,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被人称为“福建土楼之母”。裕昌楼依山而建,紧靠一条小溪。进入楼内,楼中有一幢圆形小楼,名“观音厅”,供奉着一尊观音娘娘。

让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有楼内花板雕檐,还有作为厨房与餐厅的一楼,居然每户房内都打有一口水井,就在灶口边。打上水,就可以洗菜、做饭、烧水喝。一旦有火警,更可以立即打水灭火,可见古人防火意识之强。土楼中楼檐与房间内还保存着雕梁画栋、精雕花板。难怪清代诗人黄景仁称赞土楼:“石墙瓦顶皆精巧,古朴典雅令人叹。”

裕昌楼虽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与地震考验,仍有惊无险,斜而不危。因此,裕昌楼又被誉为“东方比萨斜塔”。它歪而不倒的秘密,饱含着土楼建造者的智慧与匠心。首先,建土楼用的木料都是杉木与松木,俗称“风吹千年杉,水浸万年松”。打地基用的是松木与鹅卵石,楼上用的全是杉木。土墙一米以下,全部是以鹅卵石为基础。据介绍,这是为了防潮和防止猪牛羊到墙边蹭痒痒而磨坏墙体。

此外,夯墙用的土也非常重要。南靖这里的土,其沙石的配比刚好适合夯墙之用,叫“五花土”。许多大型的土楼,还会加入大量的鸡蛋清、糯米浆和红糖作为黏合剂。凝固后的土墙,连钉子都很难钉入。在南靖各地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土楼,它们与当地的秀美山川,构成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画卷。

唐朝之前,这里曾是百越族支系的主要居住地。唐朝初年,南迁的北方人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因土地之争,在粤闽交界的漳州地区爆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乱。公元669年,开漳圣王陈元光,随父亲南下平定战乱。当时就有部分人马驻扎于南靖。战乱平息之后,被任命为漳州刺史的陈元光,带领将士在南靖开垦土地,兴修水利,推行教育,改变了这里落后的生活方式。为了躲避战乱与匪盗骚扰,人们修建起古堡群居,既可御敌,又适合居住。

自此,一座座古堡在这里拔地而起,质朴而坚韧。我想起管子之言:“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这位古代哲学家,道出了土地与万物的关系。千百年来,与泥土相亲相爱的南靖人,用一把把松软泥土,夯出了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古堡,书写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土楼内,旅游团一队又一队地进入。各家各户都在摆卖着“野生白茶”“野生老茶”“野生绞股蓝”“美人蕉”等土特产。有一家由福建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开的油画店,一边创作,一边摆卖着以土楼为景色的油画,算是别具一格。我的两个孙女各买了一个海螺,一边吹,一边追逐嬉戏。土楼里的几只鸡被吓得咯咯乱叫。阳光下,一只小花狗正闭着眼睛,旁若无人地躺在墙边晒着太阳。

我避开人群,一个人走到楼外,沿着墙根,手轻轻抚摸着墙体,闭上眼睛,让皮肤去感觉土墙那不同的肌理变化。微风徐徐吹来,所有的杂音隐去。那墙依然静静地立着,诉说那逝去的岁月。这些土楼,不仅凝聚了客家人的古老生存智慧,也见证了历史。小溪的水静静流淌,翠绿的山林郁郁葱葱,蓝色的天上飘着白云。我望着土楼,想起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见到的画作,叹息自己无梵高之才,否则一定会用鲜艳色块与粗犷线条,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惊艳世界的绝美油画。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