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厦门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同安:平安建设人人参与 禁毒防线全民共建

□本报记者 邱赵胤 通讯员 郑素描 林文丽 陈慧芹

同安区陈化成禁毒主题公园揭牌仪式现场 夏海滨 摄

近日,同安区陈化成禁毒主题公园揭牌仪式暨2024年全民禁毒宣传月启动仪式在西柯街道丙洲社区举行。厦门市、同安区禁毒委相关领导,以及同安区公安分局、同安区各镇街相关负责人和禁毒志愿者代表等共400余人参加。

近年来,同安区扎实开展“平安三率”宣传工作,发动群众参与“平安三率”建设,深化平安同安建设。同时,结合“平安三率”工作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在全区形成人人重视防毒、人人参与禁毒斗争的良好氛围。

筑牢防线 禁毒精神薪火传承

在同安区西柯街道的丙洲岛上,一座高达17.56米的陈化成雕像面朝大海巍峨矗立,雕像剑眉星目、表情严肃,一手提剑,另一只手紧握剑柄,像是在守护着一方百姓。在雕像所置身的广场上,铮铮誓言响彻天空——

“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不忘耻辱,坚决与毒魔作斗争……”在陈化成禁毒主题公园揭牌仪式暨2024年全民禁毒宣传月启动仪式上,400余名禁毒工作者和志愿者面朝雕像庄严宣誓,让这份誓言更加彰显时代担当。

民族英雄陈化成出生于丙洲岛丙洲村,在以“禁毒”为导火索的鸦片战争中,因抗击英国侵略军而壮烈殉国。“陈化成在任水师提督期间,严厉打击与鸦片相关的犯罪活动及不法分子。陈化成禁毒主题公园展现了陈化成将军的禁毒、爱国故事,更加体现了中华民族抗击毒品的决心。”陈化成嫡系五代孙陈慧瑛表示。

禁毒歌曲、歌仔戏、车鼓弄、南音……一系列非遗表演逐一登场,通过“接地气”的表演方式,将禁毒知识融入非遗表演中,把毒品的伪装、防范毒品的技巧和毒品破坏家庭、威胁社会等巨大危害传达给现场群众。禁毒知识问答环节让现场群众对毒品有了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认识,并深刻理解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活动现场,还举行厦门市首批禁毒公交专线的发车仪式,“沿海防线”与“禁种铲毒”两辆公交专线将化身为移动的“禁毒宣传大使”,让市民在出行中就能接受禁毒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全民禁毒的氛围。

作为同安区四个禁毒主题公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陈化成禁毒主题公园的落成是同安区禁毒工作理念与实践的创新体现。将禁毒主题元素融入公园的环境、绿化、设施之中,也让这座公园成为厦门市禁毒宣传教育阵地的新地标。

“今年以来,同安区挖掘富有同安特色的禁毒宣传作品,打造特色非遗品牌,持续有力开展各项禁毒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禁毒法治意识。”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王潇靖表示。

全域推进 深入宣传提升质效

近年来,随着大额商品、服务类消费纠纷的日益增多,由此产生的责任不明确、鉴定方式难统一、调解争议大等难题也亟待解决。如何才能满足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消费纠纷解决需求,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今年初,全省首个“消费环境协同治理中心”在同安应运而生。

同安区“消费环境协同治理中心”由同安区法院、同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同安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建立,实现消费环境全资源整合、消费领域全覆盖调解、消费纠纷全链条减量增效。截至目前,多单位联动化解涉众、疑难复杂消费纠纷226件,2024年消费类诉讼同比减少5.53%。

通过将消费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消除于未然、化解于无形,推动社会治理环境不断优化,同安区“消费环境协同治理中心”的成立也是同安区持续推动“平安三率”行动的一个缩影。

“平安三率”是衡量地区社会安定稳定的“晴雨表”,反映了当地的人居环境、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治理成效。除了在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满意率方面倾其所能,同安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加强涉黑涉恶警情研判。同时,聚焦黄赌毒、电信诈骗、网贷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大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在提升群众安全感率方面,同安区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健全“三级巡防”“警保联动”和“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做到警车穿梭,警灯常亮。同时,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推进亮灯工程,实现灯亮路畅。积极推行“护校安园”,持续开展平安建设宣传。今年以来,同安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通过“同心未爱”团队组建一支以16名法治副校长为主的“法治进校园讲师团”,讲师团走进公办学校、民办职校开展平安宣讲,引导未成年人提升法治意识,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