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璀璨生辉的民间艺术奇观

郑以越

每逢节庆日,在福州长乐区琴江村,会流传一种扣人心弦、独具满族风情的民间舞台艺术——琴江台阁。它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创新,兼容并蓄,是八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螃呀螃蟹歌依莫哟……”一人站在一米高的台子上,平伸手臂,一手“托”着另一人,一手托着一只花瓶,花瓶上还“站”着人。令人惊叹叫绝的是,这三人还只是小女孩,她们手持花篮,一边“天女散花”,唱着琴江小调《螃蟹歌》,一边还能360度旋转,这种独特的凌空表演形式,就是琴江台阁。

“台阁”最初起源于汉代“百戏”高杆技艺,明代流行于东北,清代传遍全国。当年,镇守长乐的满族三江口水师为活跃军营文化,将“台阁”从北方引入。历经300多年的创新延续,琴江台阁逐渐成为融雕塑、绘画、音乐、灯光布景等于一体的民间舞台艺术。

琴江台阁一般以7岁至13岁、体重不超过35公斤的孩子为演员,借助隐形的铁机造型,在人抬着的或轱辘板车撑载的转动小舞台上,小演员凌空而立,走动演绎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段,故又称“抬阁”。演员只数人,台下配有吹、拉、弹、唱、锣、鼓、大小钹等乐器伴奏,加上伴唱、道白、抬工,合计四五十人,形成一道声、色、气组合表演的流动式立体舞台。

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琴江台阁逐渐突破传统单一模式,不仅可一架“台阁”上扮演一出戏的两个人物,也可数架“台阁”上层扮一出戏的人物,下层扮另一出戏的人物,小演员跟随伴奏,踏着鼓点,整齐迈着方步扭动,变化队形,上层人物手持道具随之摆动起舞。用力、步伐都要高度协调,良好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正是这一复合型艺术得以完美呈现的关键。

琴江台阁演出造型设计巧妙,顺乎自然,天衣无缝。为了不让人看出小演员如何悬空在“台阁”上面,舞台与演员之间常要巧妙地安装进隐形转动器械,由演员服饰和道具隐蔽遮掩。如“天女散花”中,一名演员凌空单足点“踩”在花瓶上,另一名演员“踩”在下方演员的手上,三人可以一起旋转,上面两人还可单独旋转。

“台阁”表演小演员挑选严苛,除了年龄、身高、体重等之外,还需会用少数民族语言“旗下话”演唱琴江台阁曲,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福建自古就是重要的文化融合区域,多样文化在此碰撞交融。琴江台阁音乐也在此兼容并蓄,融合各方所长,以东北小调为主,同时吸收南音和闽曲,极大地丰富了词曲内涵。唱曲节拍规整,一般多采用一板一眼或一板三眼。节奏往往以一种、两种节奏为基础,贯穿全曲,也存在部分小曲多种节奏并存,不拘一格。

琴江台阁剧目从传统戏曲中汲取丰富营养,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古典文学、风土人情等融会贯通,打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台阁”艺术形象,丰富并滋养着当地居民文化艺术生活。

“台阁”流传琴江村有3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琴江村有12条大街500多户3000多人口,喜庆时,旗营的每条街都有“台阁”参加演出。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颂金节和农历三月庙会,水师后裔常举行“台阁”表演。12条大街的“台阁”争奇斗艳,比赛竞争十分激烈,推动了“台阁”艺术的发展。

然而,琴江台阁一度濒临绝迹。1999年9月,琴江满族村获批列入“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作为琴江满族村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传统琴江台阁开始复苏。2007年8月,琴江台阁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岁月不居,文脉悠悠。如今,琴江台阁生命力不断被激活。张建海等艺人在坚守“台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加入科技元素,精心制作道具,创作出更多“台阁”文化精品。笔者也根据民间“台阁”老艺术家的口述,进一步整理挖掘琴江台阁文化内涵,将琴江台阁小曲的手写简谱制作成精美工整的电子谱,并制作了伴奏带,让“台阁”小曲更易于传播推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