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历史和现实中的觉醒与启示

——评《回归中国》

王守兵

1945年台湾光复到1949年国民党当局退踞台湾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化与文学发展,是《回归中国:光复初期台湾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1945—1949)》(九州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一书的主要考察对象。作者徐秀慧在梳理原始史料过程中,惊奇地发现史料与现实中所熟知的台湾文学论述大相径庭,众人早已撞进人为虚构的话语体系织就的蛛网。

作者敏锐地观察到,在台湾光复前,大陆人士和台湾同胞在各层面就出现了收复台湾后如何治理台湾的争论,建言献策的重点是“治理方式”;光复后的四年多时间内,困扰文化人的也主要是“台湾的出路”问题,与“社会改革”“民主体系”等紧密相连;这期间少有人关心“身份认同”,更遑论迟至20世纪80年代岛内才出现的“台独”论调。因此,本书“回归中国”的主题恰如其分。

光复初期,台湾同胞要求“复省建省”,期待能与国内其他地方享有同等待遇。国民党当局对台湾的特殊制度设计及施政不公,不但遭到台湾同胞的反对,也引起全中国爱国民主人士的批评。但是,作者清醒地体认到历史的复杂性,权力场域与文化场域同构,文学思潮与政经社情共基,进而从内战的国内情况和冷战的世界格局等视角进行多面向考察。无论是在台湾政经与社会问题论述方面,还是文化场域和文学思潮解读部分,作者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国共内战持续、外国势力混杂、国民党派系倾轧、官僚腐败侵蚀、民间抗争交错、民主思想激荡的纷繁历史场景。更重要的是指出台湾政经和社会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省制的特殊性,更深层的主要是“受制于战后中国整体社会结构性因素”,使读者清晰地认识到当时台湾回归的是中国这个国家,而接收台湾的则是贪腐堕落的官僚集团组成的政府;台湾回归祖国后所面临的问题不可能自外于当时整个中国所深陷其中的历史困境,体现了作者尊重历史、慎思明辨的严谨治学精神。

作者熟练运用丰富史料支撑自己的论点,同时也对“台独”论者无视、歪曲、篡改历史,抹杀对立观点乃至自食其言进行批驳。从“台独”论者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其言论背后明显的政治操作意图,其内容更无学术根基可言,自说自话、闭目塞听,刻意掩盖台湾人致力于抗日与回归祖国的民族精神,也为两岸的精神交往设置障碍。作者认为“要从历史的发展去了解台湾的现实,而不是依附于政治的利益去歪曲历史”,不仅点到了“台独”论者的痛点,而且是对其的有力回击,利于扭转人心、匡正时弊。

作者徐秀慧女士写作本书时,尚在台湾清华大学读博,承导师吕正惠教授点拨,毅然改弦更张,基于原始史料探究问题症结并逐步改造自我意识,通过细密的史料爬梳、精当的论据举证、辩证的论点综述,条分缕析,旁征博引,使本书既有宏观的历史视野,又有具体的事件呈现;既有理论引导下的问题探讨,又有史料运用中的观点辨析;既有对历史场景的追索还原,也有对现实矛盾的反思启示。她在写作中完成对历史真相的追问,也走向自我意识的觉醒;既给现实提供确定无疑的答案,也启示我们进行有益的思索,提醒我们今后开展两岸文化交流,要以同情心、同理心去观照台湾历史的特殊性、台湾同胞的思想情结,以春风化雨的包容性,迈向两岸融合的坦途。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