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学好用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

□孙秀艳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既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又是对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再认识。从“三个更加注重”“七个聚焦”到“六项原则”,无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光芒,彰显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要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守正创新,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确保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推进改革。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把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要以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创新重要制度,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规章制度,在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相统一的轨道上确保改革于法有据。

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相互配合、协同高效中推进改革。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求我们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认识和处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分轻重缓急,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极为宏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要注重不同时期、不同方面、不同领域改革的联动集成、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决定》坚持全局观念,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置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框架下来谋划,以系统思维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要加强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统筹相关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耦合基础,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只有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增强改革的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顾此失彼甚至相互掣肘。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强化系统集成,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既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不断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在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有机结合中凸显改革的引领作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很重要的一条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使命担当,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按照“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部署了“七个聚焦”的重点和关键;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作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针对现代化的最大短板、人民的最大关切,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要在辩证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中,善于从现实需要出发,注意区分轻重缓急,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纲举目张,赢得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力、带动力。

坚持狠抓落实,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在体现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中以钉钉子精神确保改革成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根本路径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要把改革过程中的改革部署和决策转化为改革行动和效果,关键在落实。《决定》的重要改革举措达300多项,每一条都需要形成可操作性的具体落实方案。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和责任担当,敢于突进深水区,敢啃硬骨头,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真正打通思想认识、体制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堵点,一步一步扎实建立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良性互动机制。要坚持行动至上,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必须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结合中体现结果导向,把人民群众对改革效果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改革绩效的最终标准,确保到二○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改革进程中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守正创新。学会用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必将大大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进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1BKS101)的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