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花一树总关情

——读朵拉散文集《清欢集》

□李诠林

认识朵拉女士是在2012年举办的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上。朵拉素以文画双栖闻名,常往返于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她的写作是回返故乡的写作,也是跨越国界的写作。她以华文文学与绘画艺术为媒,为促进中马两国文化交流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可以说是中马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位美丽使者。

朵拉散文集新作名叫《清欢集》。看到题名,一股唐风宋韵便扑面而来。清欢,淡然的心境,一花一馐总关情,一花一画、一树一屋、一糕一饼也关情,花草、菜肴、糕饼、古屋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画的是原乡情,吃的是家乡味。

文集中收入了朵拉近年来发表的散文40篇,正如文集将前20篇所命名的“人间有味”,以及后20篇所命名的“犹有余韵”,书中所传达的人生韵味都值得细细品赏。像《秋刀鱼之味》一文写佐藤春夫笔下的秋刀鱼,写日本网络文学作品里面在买煤炭和煤炉准备自杀的时候看到秋刀鱼便宜顺手也把秋刀鱼买下,并且因为能够买到、吃到便宜美味的秋刀鱼而感觉生活如此美好便放弃了自杀想法的人物。文章结尾写道:“人生总有消沉的时刻,下回,叫一尾秋刀鱼吧。今晚的餐桌上就有鱼,一盘秋刀鱼。”既朴直,又蕴藉,开始让人忍俊不禁——吃到一盘秋刀鱼,竟然思考起了人生——继而却又让人不由得思绪翩然,顿觉人生美好,秋光明媚,前景豁然,真可谓戛然而止、余音绕梁的生花妙笔。在修辞上看,这虽是散文叙事,但却好似散文诗,不是诗歌,胜似诗歌语言了。

《清欢集》也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积淀,书中多篇作品都透露着中华传统文化在槟城的传承和弘扬。“祖籍为同安的他一到槟城,每一次都很紧张地即买即吃,原来,他咀嚼的是他的家乡味道呀”,《遇见马蹄酥》描述了印尼朋友到槟城遇见马蹄酥的情景与“我”由槟城到同安遇见马蹄酥的心情,“家乡的味道”借助“马蹄酥”这一同安传统美食跨越时空联结在一起,感人至深。文集中所体现的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史知识的熟稔程度,令人惊艳,如《槟城豆沙饼》一文中对谢姓“宝树堂”中“宝树”一词指代谢氏堂号这一典故的由来,以及唐代张巡、许远典故的介绍,都显示了作者渊博的中华文化知识。

朵拉是作家,也是画家。《幸福的味道》一文中有关荷花、三角梅、九重葛的介绍,透露出作者善于观察与具有敏锐色彩感的画家特质。爱花、画花、谈花,实际是花鸟诗词意象与现实景物的对照、投射、印证与欢喜,还有对原乡文化的一种“久违”了的珍惜。“叫紫藤开在我的画里”(《紫藤花儿不为我而开》),多么美丽而又淡然自适的意境和心境!

朵拉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对地方文化与民间风俗也格外留心,同时在她的散文作品中,也会很自然地对中马两地民俗文化的异同做一些近似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比较。《漳州的味道》写闽南的“烧肉粽”,也不忘解释一下“烧”字源自闽南语,意思实际是“热”,“烧肉粽”就是“热肉粽”。《元宵的汤圆》描写了儿时盼望多过节日多吃美食的孩童心理,原来这也和旧时中国儿童的心理是一样的;作者还提到南洋冬至时吃汤圆,这个风俗也是从闽南传去的。《用筷子吃饭》写出了华人平时司空见惯的“用筷子吃饭”所表达出的中华文化意蕴,更为奇特的是,作者所描述在路边美食摊品尝亚洲最佳小食“‘不筷子’不好吃”的场景,槟城文化乃至马来西亚文化的多元性由此可见一斑。

读《清欢集》竟能获得以前所读文献的印证,很是让我惊喜,如曾获第40届中国时报文学奖的《一壶乡愁》一文中提到,“在1890及1931年前后,惠安县发生两次时疫,患者饮用施集泉铁罗汉茶后,得以痊癒”,恰与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有关清道光年间台湾进士曾维祯之孙曾振仲于同时期州暴发瘟疫的时候布施行善的事迹不谋而合,读书却得到以前阅读经验的印证,亦为一大快事也。

手捧《清欢集》,文化、历史、花、美食、文化散文和旅行散文完美结合,收获的不只是知识和清雅欢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