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窗前荏苒

□姚鸣琪

窗外有一块空地,密密地长着一片紫苏。还在暮春的时候,紫苏苗不期然间就一株株冒了出来,渐渐成了聚众之势。刚好那段时间温度和雨水都合适,第一茬小苗都噌噌噌地长高,还没来得及被人观赏呢,叶子就都长开了。第二茬幼苗出土后零零散散的,点缀在杂草中间。第一、二片真叶刚长出来时,紫叶的颜色带着绛红和嫣红,绿的部分则有豆绿、苹果绿、薄荷绿等不同层次,色彩斑斓,煞是好看。忽一日小区里鲁莽的园丁将尚未长壮实的紫苏苗连同一点红、酢浆草、叶下珠、马鞭草等一众杂草一股脑全连根刨去,清理过的地面貌似干净,但却似斑秃一样,比长满杂草时难看多了。

要不是园丁的冒失,这片紫苏肯定会更茂盛,“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想想就觉得有趣啊。其实这片地里今年能长出繁盛的紫苏来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去年春末夏初,我带来几株连根的紫苏大苗,将它们随意种在空地上。大半年的生长期我基本也没怎么照料它们,除了浇水,只施了一次肥。没想到换了环境后它们还是茁壮地成长了,经历了一个夏天,长到了两尺多高。在我收了一茬紫苏叶子后,它们渐次开出了淡紫红色的花,一串串的。花期比它们“老家的亲戚”晚了点,但是不影响它们传粉结子。到了冬天时,剩下的叶子逐渐枯萎,只有枝干还直挺挺地立在风中。于是我就把它们都剪了,只留下根,虽然我也知道紫苏的根是不会再发芽的,就让残根化春泥吧。

我把采下来的紫苏叶子晾在家里阴干,然后一片片收拾好,装在罐子里。北风南至时我受了风凉,想起在寺院里喝过的紫苏汤,我赶紧将储存的紫苏叶子拿出来冲泡了一壶热汤,特有的香气随着热气蒸腾而更显浓郁,深吸一口汤气,鼻腔里顿感通畅。趁热喝下,不一会儿身体里微微发热,紫苏散寒解表的功能发生了作用。

我种过花种过树,种草这是头一回,从去夏到今春,明了了紫苏的前世今生的一个轮回。《尔雅·释草》里说:“苏,桂荏。”《本草纲目》里也说:“苏乃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这个“苏”原来指的是白苏。传说华佗曾用一种紫色的草救了一群中毒的人,命名“紫舒”,后人称该药草为紫苏。现代分类学家则认为白苏和紫苏同属一种植物。不管紫苏白苏,“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仅仅一个四季的生命,让古人无限感慨,紫苏便是光阴荏苒的人间物证。

红日西沉,在窗边浅斟一盏紫苏饮,听水声潺潺,不觉韶华流逝。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