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科学把握“第二个结合”原创性贡献的三维向度

□林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守正创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文化创新。推进文化创新,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与方向,也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外、古今与文明等三维向度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为新时代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鉴此,我们应从中外、古今与文明三维向度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首先,思想融西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总体视域中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融通中外的守正创新。在过去的一个半多世纪里,诞生于西方现代化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从一种西方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理论,逐渐丰富发展为一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理论,开启了其从西向东、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伟大历史历程。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大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深化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与形态,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征程。如果说,“第一个结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的伟大征程,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与理论前提,那么,让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的关键一招,则在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有机结合,使二者发生系统的、有机的、深刻的“化学反应”。这正是“第二个结合”的历史使命与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守的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即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第二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的是“新文化”和“新的文化生命体”,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可见,我们应从“两个结合”有机统一的总体视域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发与传播、东西方思想文明“化学反应”的大历史视域中,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原创性价值与实践意义。

其次,文化穿古今,在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历史视域中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科学机理。在西方现代化的普遍叙事与全球话语建构中,传统与现代是一对基于时间线性展开的、极具内在张力的对立范畴。在现代化的全球浪潮中,如何有机融合工业文明现代性与民族自身历史文化的传统性,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各国各民族遭遇的普遍难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为破解文化发展的“古今”难题提供了科学方案,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奠定了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昭示了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中最深沉和久远的力量,是构成“中国特色”的重要部分,而且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彰显了文化建设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性。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在占有世界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中华民族还必须能够在新实践基点上历史地重建传统,而这样的传统并不现成地存在于遥远的过去,它只有在一种新的文明类型的开启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复活和深层次重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就此而言,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提供了现实基础,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所未有之历史条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则进一步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再次,文明向未来,在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的视域中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新形态的世界文明意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昭示着“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旨趣与目标,其丰富内涵既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新形态的新建构,更彰显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的文明意蕴。一个国家或民族基于文化而具有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以及由此产生的自信心、影响力和吸引力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从大历史观出发,百余年来,以独立自主和现代化事业为主线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展开的,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格局与发展趋势的重要变量。在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恶化和各种文化激荡的形势下,“世界向何处去”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这同时也为我们在“第二个结合”下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历史性契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破解“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同时,亦使得人类社会从文明角度重新解释多元现代性的理念成为可能。就此而言,经由“第二个结合”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不仅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民族形式——中国内涵、中国特色,使其成为当代中国的,而且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所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不仅是立足本国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更是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成果。不仅强调中华文明的赓续与发展,同时也自觉重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关联,进而从人类和世界整体原则的高度,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跨越国界和时空,以人类共同利益为交汇点,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充分展现了“第二个结合”的文化主体性与新文明形态意蕴的世界历史意义,更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彰显了我们党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主动性与文明自觉性。

(作者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