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厦门首次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常委会票决制工作,这是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举措,推动民生实事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制度先行,表决通过《厦门市民生实事项目人大常委会票决制工作规定(试行)》,随后票决通过40项2024年厦门市民生实事项目,交由市政府组织实施,推动票决制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
一年来,在厦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项目一线明察暗访、强化督办,市人大各专委会动态跟踪、及时沟通,代表和群众全流程参与,形成全过程监督闭环;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要素保障,制定考核办法,建立报告制度,各方共同努力促使民生实事项目快速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不少项目超目标任务完成。
目前,40项民生实事全部落地落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比如,基础教育方面,厦门2024年新增初中学位0.6万个、高中学位0.7万个。医疗卫生方面,为适龄女性累计接种HPV疫苗26224剂次,开展应急救护持证培训22868人。社会保障方面,新增普惠性托位2287个,推动30个城中村开展现代化治理工作。基础设施方面,在地铁口及周边服务区域增设公交地铁接驳站102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527个。文化建设方面,开展文化惠民公益性低票价演出432场,新建改建体育设施21个。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新建改建垃圾屋(亭)200座,建成“口袋公园”12个,新改扩建城市绿道约23公里。
前不久召开的厦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认为这些项目涵盖民生各领域,较好反映人民群众意愿,惠及各类重点群体,充分体现了厦门市委、市政府发展为民、发展惠民的使命担当,群众可感可及度较高。下一步,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将优化办理机制,强化长效管理,持续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常委会票决制工作。
(詹文 庄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