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13版:全国两会特别策划·省级党媒联动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陕西 汉中藤编:老手艺编织出大产业

□陕西日报记者段承甫

2月24日,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厂房里,10多名手艺人坐在椅子框架前,一根根藤条在他们手指间上下翻飞、来回舞动,一把把藤椅逐渐被编了出来。

“汉中藤编,可以说万物皆可编。”汉中藤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指着展厅里琳琅满目的藤编产品介绍,藤编工艺繁复,大到户外景观装置、各式家具,小到扇子、藤包,都能编制。

南郑区西接秦岭、南临巴山,野生青藤资源丰富,藤编历史悠久,是汉中藤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被誉为陕西“藤编之乡”。

陈良顺出身于黄官镇水井村的一个藤编世家。从幼年起,他就和秦巴山里的一根根青藤结下了不解之缘。

“让汉中藤编这项非遗保持生命力,既要保留藤编技艺的传统特色,又要融入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创新。”陈良顺说。

经过多年发展,南郑区的藤编、竹编、棕编、草编、扇编制作渐成体系,各有优势。产品不仅涵盖家具、装修装饰品、文创旅游工艺品、居家日用品,还把非遗和研学、文创紧密结合,打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新业态、新场景。

2021年,“汉中藤编”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汉中藤编”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今年2月19日,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研创中心在南郑区揭牌,这标志着汉中藤编迈入了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新阶段。

小藤条编出大产业。依托“汉中藤编”这块金字招牌,汉中市用好“传承人的龙头企业+手艺人的合作社+勤快人的家庭工坊+电商人的线上小铺+创新人的研发基地”发展模式,让传承千年的藤编“老手艺”加速出圈。


汉中藤编是以竹、木、青藤为原材料,编织家具、农具和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历史记载起源于三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以其精湛的手工编织技艺、细腻坚实的艺术风格和产业化发展而闻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