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福建医疗领域的应用深度,逐步从单点辅助迈向系统性协作。近期,省内多家医疗机构完成DeepSeek人工智能医疗平台本地化部署。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患者在预约问诊、影像诊断、随访等诊疗过程中已获得AI医生服务。
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AI医生展现出三大优势。
诊断更高效。AI医生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库与临床推理范式,可快速处理大量数据,显著提升复杂病例的诊断效率和病历书写效率。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AI影像医生,在患者完成检查的5分钟内就出具诊断结果,较以往人工阅片诊断快30至120分钟,辅助医生精准决策,为争分夺秒的脑卒中急救赢得黄金时间。
治疗更规范。AI医生在临床中会根据获取的病人信息匹配临床指南内容,生成初步诊疗方案,并实时更新病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的AI医生,就通过自动识别孕妇现阶段缺失的检验检查项目等数据,辅助医生为孕妇提供个性化诊疗建议,实现人机协同的精准医疗。可以预见,AI医生能够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诊疗流程标准化、同质化,让高质量医疗服务惠及更多患者。
服务更便捷。患者就诊前借助AI医生的导诊、分诊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室及医生,极大优化就医体验。福州市第一总医院风湿免疫科近日接诊的一名患者,过去一年辗转于多家医疗机构却始终无法确诊,最后在AI医生协助下确诊为雷诺病并开始治疗。这名患者离院后,还可从AI医生处得到长期治疗和随访建议,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复发风险。
当然,尽管AI医生刚刚“走进”临床一线就在医生和患者中成功圈粉,但也要正视应用中存在的两大类问题。
一方面,数据安全面临挑战。AI医生的诊断和处方是基于大量数据训练得出的结果,因此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对诊断有决定性影响,数据安全备受考验。再者,现有技术条件下,若发生数据泄露、篡改等情况,或许存在患者隐私暴露风险。
另一方面,伦理道德与法律层面存在压力。若医生或患者遵循AI医生的意见而发生医疗事故,开发者、医院、医生及患者之间的责任归属该如何判定,尚未有定论。值得一提的是,AI医生很擅长处理标准化的医疗数据,但缺乏发现能力,无法把握患者情绪等非结构化信息,也无法替代医生给予患者精神慰藉。
当下,AI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与重塑可谓势不可挡。应用AI医生,就必须正视问题,守好执医边界。各医疗机构应把数据安全放在首位,在开展AI大模型建构时确保医疗智能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医疗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正常的科研合作,不断赋能医疗领域转型升级。医疗工作关乎生命安全,应加强法律规范和行业自律,明确AI医生的执业范围和应用场景,使其真正成为医生能力的放大器、医疗资源的均衡器和患者体验的优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