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健全运行保障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建立企业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制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赋能工匠人才成长。”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围绕进一步完善学徒制建言献策。
我国是制造大国和技工大国,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够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当看到,现阶段整体技能型人才供给和培养质量都存在一些欠缺。为此,必须发挥学徒制方面的优势,构建融合连贯的培养通道,让学徒制在行稳致远中实现强大赋能。
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涉及多主体联动和多环节融合。从顶层设计上看,要构建统一管理和指导管理体系,变多头治理为一元为主,完善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激励的相关政策措施。特别是要打通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衔接障碍,整合教育与企业学习成果。简单而言,要全方位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让企业学徒能走进校园,也要让学校准学徒能在企业一线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