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桑葚时光

□张香梅

在单位那绿意盎然的园区里,翠色欲滴的桑叶掩映下,紫红的桑葚不经意间便挂满了枝头。那黑黝黝的桑葚果,在微风轻拂下,宛如孩童闪亮的眼眸,于枝叶间闪烁,好奇地窥探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阳光透过桑叶的缝隙,洒落成斑驳陆离的光影,在微风中幻化出一层层五彩斑斓的光圈。抬眼望去,一串串桑葚缀满枝头,压得枝条弯下了腰。摘一颗放到嘴里,轻轻一咬,流汁淌液,酸甜爽口,那蜜滋滋的甜味儿瞬间涌上心头,勾起无尽的回忆。

儿时,对于瓜果和吃食,我天生自带敏锐,无须记日子、问时节,全凭记忆与嗅觉,便能如神算子般知晓。比如,藏在山脚树丛里的蕨菜、隐于山间林里的甘甜野油甘,还有院角屋边的香蕉树、柚子树以及那令人垂涎的桑葚。

初识桑葚,只因口腹之欲。自从在学堂上读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对桑葚的喜爱之情又更进了一步。

儿时,祖厝屋后西南角边上的那棵桑树,陪伴了我与伙伴们的整个童年。我们用戳洞的纸盒孵化蚕宝宝,用桑叶制作美食,享受采摘桑葚的乐趣。晚风轻拂,夕阳相伴,那些美好的时光在童年长河里静静流淌。

我们日思夜盼,终于等到桑树抽枝发芽、开花结果。在某个午后,我们发现了紫黑色桑葚的踪迹。藏不住心事的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约上一群小伙伴一起采摘。那高约两米的桑树,树干粗壮如虬龙,从土地里探身而出。肥硕、厚实、柔嫩的桑叶下,一簇簇桑葚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白的、青的、淡红的、深紫的,煞是好看。我们轻轻拉下一根根枝丫,小心翼翼地把一颗颗桑葚摘下,吹一吹,直接往嘴里塞。乌紫的桑葚瞬间把嘴巴、双手都染得发黑发紫,调皮的伙伴还会假装中毒倒在地上打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一不小心,桑葚汁就会沾染到衣服上,回家后总免不了挨母亲的一顿责备。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依然穿着那些被染得红紫不一的衣服,乐此不疲。

每年的桑葚季,让人心心念念的还有祖母压箱底的那份茯桑乌鸡汤。记忆中,祖母麻利地将乌骨鸡宰杀后去内脏、五尖备用;再将适量的土茯苓、桑葚果、熟地黄、枸杞子洗净,依次填入鸡腹腔里。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约两小时,调味后即可饮汤吃肉。那汤水清甜可口,喝完还有回甘,令人回味无穷。

桑果味美,桑叶也是宝。它可养蚕、当茶饮,还可用于做菜。煎、炒、凉拌、煲汤,桑叶可与多种食物搭配,变幻出无穷的美味。

桑叶茅根炖猪心、凉拌桑叶、炸桑叶、桑叶豆腐、桑叶炒肉等,老一辈的闽南人总能信手拈来。其做法不一,口感各异。最原始的方法是取其嫩叶,用淡盐水浸泡一下,洗净后捣烂,搓出叶汁,用纱布过滤后备用。然后加入过滤沉淀的草木灰水,按比例逐渐倒进叶汁中,边倒边搅拌均匀。沉淀静待凝固后即为成品。用刀切成小块,浇上生抽、蒜泥、香醋等调料,一道色如翡翠、呈半透明固体、口感软嫩的桑叶豆腐便做成了。

桑叶晾干后磨成粉,添加到面粉中,可做面条、馒头、饺子以及年节粿等食品。这些食品颜色独特、色香味俱全。

“又见春风化雨时,瑶台一别未言痴。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紫红的桑葚甜透了我们的童年时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