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传统节日应有新的打开方式

潘抒捷

粽叶飘香,龙舟鼓响,又是一年端午时。近日,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眼下许多节日被披上商业外衣,丢掉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吃喝节”“玩乐节”“购物节”。这个担忧引发不小共鸣,很多人认为现在过节确实逐渐变了味。

饮食本就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消费也可以是过节的方式之一。回溯历史,古人把月份和日期相同的那天定为集期,也称之为重日节,如正月正春节、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阳等等。每逢重日节,买卖东西的人常把集市挤得水泄不通。吴自牧编写的《梦粱录》描述端午节时说:“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金盈之在《醉翁谈录》中也曾提及七夕节乞巧市,说买东西的人多到“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得复出,至夜方散”。这说明,过节向来兼具纪念性和娱乐性,买卖与吃喝其来有自,远算不上“变味”。

不过,关于节日变味的说法虽然言之过甚,但这样的忧虑也并非没有道理。众所周知,传统节日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除了要休闲娱乐之外,也应把文化认同融入血脉。显然,过节习俗和仪式有助于提升这种认同感。然而,如今似乎习惯把过节的侧重点更多地放在消费上,于是对于节日习俗与仪式往往倾向于删繁就简。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不可避免地出现割裂断层。以端午节为例,很多人都知道过节要吃粽子,但大部分青少年甚至一些成年人却未必了解悬艾草、挂菖蒲、系五色线的由来,更不必说背后凝聚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作家冯骥才在《我们为什么要过节》一文中分析说,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形成的,因而当人类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就会开始瓦解。也就是说,当下人们之所以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是因为节日文化受到文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冲击。由此可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过节方式避免式微,就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传统节日的过法与时俱进,文化内涵随着时代变化而丰富发展,就能在人们的心底扎根。近年来,河南广播电视台创新推出的《七夕奇妙游》《端午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中国传统节日”系列节目广受欢迎与好评,就是印证。有关部门应当梳理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挖掘传统节日精神内核,赋予传统节日现代内涵。同时,依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等,创新更多适应当下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让传统节日拥有新的打开方式,让节日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