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故乡的端午节

李 峻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一日,初六嘴觖觖(jué)。”这首在我们老家童叟皆知、朗朗上口的民谣,承载了祖祖辈辈的端午记忆,也是对莆田端午习俗的精确注解。

按照习俗,端午首日即五月初一,家乡人要吃米糕。“糕”是用大米磨成浆,发酵后加糖煮成,品种有碗糕、轧米糕等。

五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有蜜枣粽、豆沙粽、蛋黄粽、猪肉粽等多种,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在粟米内包入不同的食材,有甜有咸、可荤可素,各随所好、各取所需。把捆粽子的咸草系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端来洗好的粽叶和馅料,坐在小板凳上就可以开工了。心灵手巧的主妇们动作干净利索,手指翻飞间,一片片粽叶就在她们手里神奇地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翠绿的粽子。没多大工夫,桌脚上已经挂起了一串串精巧的成品。把一个个包好的粽子放进大大的锅里,加入水,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粽香扑鼻而来,引得嘴馋的孩童们口水直流。

五月初三照例是要吃螺的,这种螺是指莆田沿海特有的“小麦螺”。麦螺个小,用牙签是挑不出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剪去尾巴,煮熟后用嘴吸出。小时候在乡间,五月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在满村吆喝叫卖一小包用竹叶包着的炒好的麦螺,两三分钱就能买上一包。小孩们向大人讨来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吸;吸过螺,留下螺壳,就赛着往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近年来由于赤潮泛滥,麦螺已不能食用了。从此,老家夏日的餐桌上,又少了一样美食。麦螺的清香,只能成为乡人们唇舌间的回忆了。

五月初四,每家每户都要在门框两边插上菖蒲、艾草,以禳毒气、驱蚊蝇。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边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相传妈祖曾以菖蒲熬汤为乡亲治病,并以菖蒲九节贴病者门首,以驱邪消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兴化大地五月初四门上插艾草的习俗。

五月初五当天,大家会上山采集或到市场购买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等“五味草”,并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清凉的“午时水”,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熬成“兰汤”(指有香味的热水)。用“兰汤”煮午时蛋和沐浴,据说可驱邪避毒、防蚊叮咬。

沐浴完毕,老老少少都要换上夏令新装;大人们还不忘给小孩子的肚脐和额头点上雄黄,以祛五毒。然后,全家老少喝上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吃上两个黄澄澄的午时蛋。早在端午节前,小孩子们就会缠着祖母或母亲给自己打个“蛋兜子”(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小网兜)。拿到大人分的午时蛋后,小孩们会把它装进“蛋兜子”里挂在胸前,得意扬扬地出门去。一碰上小伙伴,大家就开始“斗蛋”,就是把蛋拿来对碰,看看谁的蛋壳先破谁就算输,壳破了就顺势剥了吃掉。用“兰汤”熬煮过的午时蛋自带一股淡淡的青草味道,吃完后唇齿留香。

“吾乡好事重佳节,龙舟两两争喧豗。”端阳的午后,就是各乡各村“爬龙船”的时间了。“爬”在莆田方言中即“划”的意思。龙舟竞渡,是最具端午特色的活动仪式。河道旁、沟渠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唢呐声、鼓号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铳响,各只龙舟如箭齐发,奋勇争先。桨手皆为村里精壮男丁,动作整齐有力、水花四散飞溅;执旗手坐在船头挥动令旗、敲响锣鼓;岸上观众齐声呐喊、加油鼓劲,把端午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竞渡完毕,夺标龙舟披红挂绸、燃鞭放炮,绕河向观众致意,似英雄凯旋,颇为自豪。

又到了一年艾粽飘香的时节。趁着佳节回家看看,再重温一下儿时的欢乐,品尝一口家乡的味道!生活在琐碎里变化,人们在时光中老去。到了一定的年岁,真正能带给我们温暖怀念的,其实只是一些舌尖上的记忆、一种习俗里的传承。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