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周刊·读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且看大时代下的文化人

——读张在军《漂泊东南山海间》

□钟兆云

张在军先生新著《漂泊东南山海间——民族危亡中的文化人》(福建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是一部讲述抗战背景下的历史人文纪实作品。作者以长年关注抗战文化的视角,熟能生巧地挖掘出丰富史料,生动地给民族存亡之秋在福建沿海特别是战时省会永安周边“漂泊”逗留的一批学者文人群体塑像树碑。

他们中,如郑贞文、萨本栋、汪德耀、施蜇存、严家显、蔡继琨等18人,组成“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上篇,这让我油然想到严家显离开他一手创建的福建省立农学院时的留言:“八闽子弟多隽秀,弦歌不辍慰古今。”他们中,如董秋芳、楼适夷、黎烈文、邵荃麟、羊枣、王亚南等18人,组成“文化抗战,学术坚守”的下篇,教人思考他们何以能“推重车上峻坡”,并对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不忘担起救亡责任、烽火岁月里依然保持有趣灵魂而肃然起敬。在军一口气蔚然大观地写出36个历史文化人物,足以度量其慷慨悲歌和雄心万丈。

乱世动荡,沧海桑田,最能让人懂得生命的可贵、当下的美好。自首篇“笠剑之歌振八闽”之下,书中人物及书里书外便都洋溢着“笠剑”气息。化学家、教育家郑贞文在时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任上推行的“笠剑学风”,其意以笠为质朴、勤劳的象征,剑为庄严、公正、忠勇的象征,综合起来乃是磨砺意志,为着抗战大业风雨无阻、成功成仁之意。郑贞文命舍名“笠剑轩”,福建音专校长卢前为学校题写“练存轩”及题“中兴鼓吹亭”,王秀南在福建师范提倡“三杆主义教育”(枪杆、笔杆和锄杆),朱鸣冈“用刀和笔刺向鬼子”,萨一佛“画下日寇的罪行”等,皆系这种战时教育思想与抗战爱国的具象化产物。

之后这群文化人及受其深刻影响的众士辗转他方时,再将这份精气神换个地点扎根。值得提及的是,作者在描述抗战人物及活动时,有意识地从抗战历史中深挖文化元素,把人物结合进那些遗址遗物,探寻蕴藏其中的文化精神,如称《福建青年》《保卫福建》《收复金厦》《战地歌咏团团歌》等歌“都是当时普及全省城市农村,为广大群众,尤其是爱国青年欢迎的抗战歌曲。数十年后,福建一些老人都还能熟记这些歌词”。窥斑知豹,这实在是一部忠于历史,有爱国热血、有文化脊梁的读物。

明月清风千百代,风起云涌大时代。本书的特点,笼统来说,就是记述抗战时期不同政治派别的文化人“位卑未敢忘忧国”、抗战到底的作为和政治操守,他们的教育、文化自觉与抗战活动相融合,在作者点面结合的纪实中,展现特定时期的脉络和表里。作为抗战大时代的叙事,与教育、文化结盟,仿佛长了深根,增加了它的深度;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牵手,犹如张开长臂,拓展了它的广度。这是了不起的构思,让今人看了也受教匪浅,流传下去,当可成为一段佳话。

名噪一时的施蛰存,我对他抗战当年在福建的活动只有极模糊的印象,在军能把他作为书中一节从容写就,自是引人入胜。又如萨一佛,书中说:“萨一佛活得潇洒,‘走’得痛快,1998年因肺癌转移去世。据说患此病是非常痛苦的,但他却不带病痛悄然而去,为此大家都非常惊奇,认为必定是他一生中尽行善事,上苍感动而致。”阅至此,余心有戚戚焉。

长期以来,西南云贵川作为抗战大后方尽人皆知,闽浙赣东南数省因交通横遭日军切断而“孤悬半壁”,其交会处形成的东南小后方鲜为人知,或者说被忽略无睹。其实,正由于这个“东南半壁”相对平静,才得以较为自由地开展教育文化活动,其规模和声势影响全国,成为与西南大后方遥相呼应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且贯穿了全民抗战的过程,绵延在历史长河中。对此误区及被忽略的种种,在军公正评述,情怀可鉴。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