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古廊桥的背影

邱德昌

廊桥轻拂着古时风、今时月,载得动历史,挽得住时光,留得住一河乡愁。对于双洋镇,廊桥所承担的使命、散发的魅力,显而易见。

双洋镇所在地,是有着389年历史的古宁洋县治所在地。组建宁洋县是明隆庆元年的事了,这地带位于新罗、漳平、永安、大田四县交界,山高地自偏,兵灾、匪患严重,民不聊生。根据《漳平县志》《宁洋县志》记载,漳平建县(1471年)后至清亡,共发生21次大动乱,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龙岩县集贤里的曾东田、马元湘率众起义,与苏阿普、廖选合聚于双洋的龙头寨,漳平知县魏文瑞率队进剿时被俘杀。平定了这次动乱后,朝廷痛定思痛,为稳民心,以龙岩县的东、西洋为新县县冶,将之与龙岩、漳平、永安交界处重新划地,设立新的县,县名叫宁洋,取平定东、西洋之意。

20世纪50年代,宁洋县治双洋不通公路,县委、县府办公署搬至小陶镇,因为小陶与永安交通便利,这是导致县城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宁洋县名从1956年起,从历史上消失了,辖地分解回归龙岩、漳平、永定所属,县冶所在地称双洋镇。双洋只存文庙武庙在城内,而县治所在员当溪和石坑溪两条溪上,四座廊桥与城南的麟山塔一样,依旧成为民众涉水、休闲、怀旧之所,更成为乡村旅游之风景线,人们纷纷投之于惊喜的目光:描摹写生、怀古寄情、览胜探幽、放怀望远,不一而足。

双洋的廊桥,再次连接起古往今来的那人那事。

年纪最大的廊桥是宁济桥,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由宁洋县第三任知县邓于蕃募造,至清康熙元年知县萧亮捐募重修时,改名“太平桥”。它横跨石坑溪,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为石墩双孔木梁廊屋桥。太平桥下游数百米处,是青云桥。桥原名“玉江桥”,在宁洋建县之前即有,建筑年代不详,但废于战火,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宁洋县第十任知县黄梦鸿重修此桥,并在每次学子远赴他乡赶考时,他必到此桥与学子话别,激励学子发愤图强,故此桥名改为“青云桥”。此桥名一改,果然当年就有学子廖钟岳中举,开了宁洋中举先河。此桥石墩双孔,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青云桥旁,早在明代时便立有名宦祠,祭祀名宦魏文瑞、董良佐、邓于蕃、黄梦鸿等四人。

宁洋城三面环水,两条河将之围成一条船形,宁洋城西的一条溪,称员当溪,溪中一廊桥,叫登瀛桥,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县令萧亮捐募而建,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建时改为今名。其桥为石墩双孔,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取登瀛之名,与青云桥一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夺取功名之意也。

宁洋城门外员当溪与石坑溪交汇后,称宁洋溪,流经麟山塔下,水势渐大,河面也宽,建有渡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游历宁洋,均由此码头乘木船南下,并留下精彩的日记录入《徐霞客游记》。他在日记中称“宁洋之溪,悬溜迅急,十倍建溪”,并悟出“程愈迫则流愈急”的著名论断。

据《宁洋县志》载,清乾隆年间(约1673年)宁洋知县孙似茗精于山川形胜,以为此处为宁洋城的水口,建桥锁住关口,可助风水,遂建桥,称化龙桥。此后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此桥多次被洪水冲毁,多次得以重建。化龙桥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石墩双孔,长达44米,宽3.5米,9开间,20柱,是宁洋县城最长的廊桥。化龙桥名是鱼跃龙门之意,还是望子成龙之意?大概都有吧。但现在,留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廊桥更多的应该是诗意,它们是承接历史与文化的最好窗口。是啊,流水已随月影而去,能留住那时那人那事的,只有廊桥。

双洋的廊桥,为何从明朝一路走来风雨不倒,仍旧活力四射?青云桥旁的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所立碑文概括得好,“俯仰二百余年,物换星移,兴废不一,旋圮旋修,更仆难数。”正是这种接力、这种传承,这些传统古建,方得始终,方以永存。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