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深耕八闽文化 厚植中华文明

□林文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福建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既承续了古代中原文化,又孕育了独特的海洋文化,在不同文化交融中沉淀出八闽独特文化。八闽文化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福建文明的萌发传承相结合,既承载了福建内在精神的蕴意,也打开了福建对外交流的窗口,是中华文明穿越时空,具有强大文化感召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植耕八闽历史文化沃土,让中华文明牢牢扎根八闽大地,对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八闽文化与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共同体。

在空间维度上,八闽文化是对中华文明的吸收弘扬。八闽文化突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福建位居东南一隅,原始时期形成的别具海洋色彩的昙石山文化,曾深度影响周边地区史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战国越人南迁,闽越文化形成。西汉起北民入闽,中原文化融入。明清侯官教职入台,传教儒学思想。近代海防先行,发展船政文化。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的福建为华夏多元文化的集聚辐射之地,是中华多元文化和而不同、共生共融的生动展示。八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福建负山抵海,濒临台湾,自古就有“闽在海中”别称,历来存在经略海洋的传统,唐宋后为海洋交通枢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开启,郑和下西洋在这里出发。一批批勤劳的闽地居民历经航海建设南洋,以邻为善、睦邻友好的中华文明就此远播东南亚地区。

在时间维度上,八闽文化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发展。八闽文化见证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朱子专研儒学、承理学南传;“闽剧始祖”曹学佺创研逗腔;严复创立侯官新学,开民智、新民德,彰显中华文明推陈出新、开拓进取品格。八闽文化突显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作为中华文明的子系统,八闽文化故事展现的家国情怀大大增强了民族团结奋斗伟力。闽东畲嫂舍子救曾志、闽西才溪红色三兄弟从军、战斗在闽南大地的台胞李克己等大大小小的故事,讲述着八闽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精神追求。八闽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其中妈祖文化、功夫茶文化、闽戏文化承载中华千年文明,吸引成千上万的海外侨胞、台湾同胞返闽寻根访祖,共同追寻中华文明记忆。

八闽文化是中华文明崛起的见证和缩影。

八闽文化为中华文明积蓄物质文明。作为福建人民精神结晶,八闽文化不仅代表着福建人民对劳动的理解与向往,同时激励福建人民通过劳动改造物质世界。新时代八闽文化在引领并服务于人的过程中,不断融入科技形成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为福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精神依靠和智慧储备,进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形态。

八闽文化为中华文明凝聚精神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华文明的具体形态,八闽文化既承载绵延千年而不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积淀了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红色文化,更蕴藏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八闽文化为载体,巧妙运用福建人身边具体且熟悉的文化元素呈现、解译、“赋魅”中华文化理论,能帮助福建各地方人民清晰、直观地理解中华文明内涵,激发深层次的情感缔结,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相联结,凝心聚力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

创新和传承八闽文化助力中华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发挥八闽文化浸润功能,加强顶层设计,增强中华文明向心引领。新时代八闽文化发展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握历史时局,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着眼未来时局,不断满足八闽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增强福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展现八闽文化生机活力,把握时代特征,促进中华文明创新发展。中华文明虽然在理念上具有普适性,但是要实现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常识,离不开“土味儿”的文化元素。福建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在推动遗产保护的同时应持续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创新传播方式,以数字福建建设推动八闽文化数字化,建立文化成果共享模式,将八闽文化抽象理论故事化、情境化、生动化,进而将福建故事、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向各国人民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中华文明认同。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