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来,网上的所谓新“文学”形式层出不穷,网友和读者乐此不疲地在网络上“创新”“创造”出一些流行“梗”,一些“某某文学”等等,其中就有所谓的“发疯文学”。
“发疯文学”可是流行了一阵子。据说,“发疯文学”的起源是有人在豆瓣小组发了一段以“我不发疯我说什么”起头的文字,充沛的情感,无序的逻辑,十足的爆发力和感染力,成为“发疯文学”的标志。当你需要用文字达成某种目的时,给对方一大段类似琼瑶剧一样的、令人发疯抓狂的文字句式,让对方感受到你此刻强烈的情绪。比如,影视剧中马景涛所扮演的“咆哮帝”……这些琼瑶剧中人物的歇斯底里的表现时刻,就是“发疯文学”的最佳代表。
现在,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不断涌现出的各类“文学流派”和“×学”研习小组,三天一个新流派,五天一个新世代……而这些吐槽式的、造梗式的、搞笑式的、跟风模仿式的“文学”,究竟有多少文学的意义?读者恐怕不言自明。所以,网上“发疯文学”的流行而至火爆,真的是印证了网络流行文化其速起速朽变幻之快。
而据一则报道:近一个月来,我们的一些电影不约而同地“发疯”。《拯救嫌疑人》自称“年度最疯女性反杀犯罪悬疑大片”,影片给观众看的是“母亲发疯”;《河边的错误》号称“没有真相,不如发疯”,该片讲的是“警察发疯”,上映以来绝大多数观众表示“好看,但没看懂”,而该片改编的原著作者余华在谈及电影时,也多次聊及“发疯”,更是用“发疯可能只是情绪死胡同,而不是人生进入死胡同”来治愈大家;即将上映的《涉过愤怒的海》是女儿遇害后父亲疯狂复仇的故事,预告片里瓢泼大雨中父亲和母亲撕心裂肺的画面,真的是应了该片上热搜词条上的“哪有不疯的”“疯出新高度”;贴着“先成功后发疯”标签的电影《二手杰作》则是“父亲发疯”,不得志的老爸给儿子当枪手后意外走红,随后一系列故事带来荒诞搞笑的效果;电影《无价之宝》的热搜词条是“张译带孩子主打一个疯”,讲被逼疯的债主照顾欠债人的孩子……
如此众多的“发疯电影”扎堆推向电影市场,有文化评论指出,这是前一阵子重在情绪宣泄的“发疯文学”已经渗透到影视行业。不过,这个法宝也并非屡试不爽,从一开始的新奇到泛滥后的吐槽,这类“发疯电影”直线下降的口碑最能说明观众的态度。
从“发疯文学”到“发疯电影”何以如此大行其道?有人从心理角度找出原因。现在,人们生活中很多负面情绪,或悲伤,或愤怒,或焦躁,都需要一个发泄口,而发个疯既没有什么精神负担,也不需要什么逻辑,你可以以完全自由轻松的状态去发泄你的情绪,所以发疯可以作为情绪排泄的一种方式,负面情绪借此手段可以快速进行自我分解。
有人则从文艺的角度,分析“发疯”是艺术常见的表现内容。对于很多艺术大师而言,更是不疯魔不成活,疯狂是他们创作的灵丹妙药,而艺术也成了疯狂的发酵温床。早在16世纪前,人们就开始迷恋它的神秘和玄奥;文艺复兴时代,“疯”与“怪”更一度成为文艺作品中的重要议题。比如,戏剧舞台也从来不缺疯癫:奥菲利亚在父亲与恋人的对峙中发疯跳河;麦克白夫人在邪恶野心驱使下精神失常;奥赛罗被妒忌与仇恨折磨得近乎发狂……还有影视评论“国产电影为何集体‘发疯’”,针对此电影现象认为,电影集体“发疯”,却“疯”得理所当然。因为,“发疯”是时下的一种情绪。只不过这种发疯,不是真疯,而是沿用“发疯文学”的逻辑:以无伤大雅的方式,模拟“发疯”来抒发情绪。很多观众是在为这种情绪买单。
从前些时日的“发疯文学”,到现在的“发疯电影”频繁出笼,这让我们思考,当下消费文化的特点在于希望找到这样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方案,根据它,相同类型的文化产品可以及时地、畅通无阻地到达相同的接受对象那里,这种文化产品生产、传播的类型被人死抱不放,因为这种同类文化产品在长时间内畅销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润,并且利用这种类型的文化产品人为地制造快速变换时尚的渴望以求增长消费,所以,这类东西不是生产以后才变得流行的,它们是为了流行才生产的……当下众多的“发疯电影”的出现,清楚地证实了这些消费文化的特征,它们也是按照这个方式生产出炉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无论是影视人还是观众,都热衷于追逐文化消费浮华的时尚潮流、流行趣味,炒作、制造一个个所谓的文娱热点,我们对电影的审美感觉变得越来越粗鄙,我们的电影艺术审美教育逐渐滑向肤浅、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