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天池的邂逅

□余兴辉

山河秀色,冠豸山雄峻巍峨,峭壁悬天,矗立于县城以东的千米之地。景在城中,城景相依,涌动着动人的丹霞画卷。

崖耸谷深,天池静卧于壁立千仞的山崖之巅。千百年来,神秘的天池,天旱不涸,雨天不溢,四季丰盈。红色砂岩接纳两池碧水,水面不宽,恰似明镜,水流不经,水碧如玉,“天池”之名不虚。

扑入眼帘的两汪天池,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自然醒后,欣欣然张开的一双睡眼惺忪的明眸丽眼,汲取天地灵气,猎猎山风,水波如鳞,迎来送往岁月沧桑。

置身天池,春水微澜,天造地设,水天一色。微风低拂,水波荡漾,天蓝水碧,山花烂漫,倒映于月牙形碧水中,水色山光,云影徘徊,演绎着流云的光彩、缥缈的云雾。

丹霞赤壁,陡峭无比,天池之畔,孤松只影,水草依依,微小生物往来其间,眨眼之间,稍纵即逝。天池一大一小,有如恋人,又似母子,寒来暑往,日月晨昏,初心不改。行走在丹霞之巅天池之侧,在形似拉长的倒影里,每一位天池的过客,似乎都看到了过往。

当地客家人口口相传,冠豸山周围山高林密,栖息着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生灵——獬豸,体态如羊,貌若麒麟,周身青色毛发,尖长独角自带光芒。据说月朗星稀之夜,皓月当空,感应美丽天池的召唤,獬豸出山,孤身只影跃上绝壁,俯视山下万家灯火,渴时细饮甘洌的绝顶清泉,月影微颤,对影成双,默默守护一方平安。

佳境成谜,引人入胜。据专家考证,深夜前来天池饮水的食草动物,系存世数量稀少的野生黑麂,喜栖息于林木水源间。它生性胆小,行动于清晨或黄昏。许是数百年前,客家先民偶见天池边饮水一闪而过惊为神物的,正是一身棕褐色的黑麂。

天池何来,众说不一。大兴安岭天池,群属堰塞湖或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处盆状火山口,得以积水成湖;天山天池源自高山积雪,细滴融化而成。

山水相依,人和天地融生共存。有专家预测,冠豸山天池属地下水补给。然海拔500多米,四周绝壁林立,不契合深度循环的科学标准。

天池地处东西向的山脊上,群峰环绕,四周空旷形成潮湿温暖的小气候。专家论证,两池碧水,对接山脚下一南一北分别是石门湖、九龙湖两大水体,天池水面与两大湖湖面垂直距离约200米。因为山谷间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两湖之水成为天池的源头活水,春夏秋冬,雨不盈旱不涸。

旧说凌云胜,今来冠豸游。与天池为邻,峥嵘群山、幽深峡谷、洞穴幽幽,溪流细密。攀爬近70度陡峭的山岭,即为竹安寨一绝“摩天岭”。在近乎笔直的石脊上开凿石阶,吸引着游客远离喧嚣、走近丹霞,用脚步去丈量秀、奇、险瑰丽玄妙之观。

天池居所竹安寨,原名揭屋寨,又称马头山,原属山野之地。愈入腹地,山势愈险,挺立峰峦间。沿途乱菁,松篁郁郁,牵衣钩刺。岩隙涧头、谷底石根,蕨类、苔藓形成了各色图案,石色赭暗,绿意盎然,相映成趣。岁月悠悠,先人曾留居此清幽胜地,结庐读书,颐养身心。

在天池边,遥想当年,附岩悬缒,炸石开路,经年累月,贴身丹崖镌上一条条惊险坎道,在高空缆车上远观犹如纤细柔美的曲线。山深路险,寨固垣坚,隘处居高临下,寨门森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天成佳景,巍然横亘于人前的水门墙,长约千米、高150米的石壁实体,气势恢宏,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所谓天池,岁月如歌,在山之崖,在水一方!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