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篇

观山

□高炎丹

暮秋的武夷山,没有萧瑟寒冻,没有沉沉阴霾。秋阳当空,白光耀目,在青绿山水间,天空明净清透,阳光已无盛夏咄咄逼人的焦灼感。在崇阳溪畔遥望,武夷峰峦排列眼前,俯仰高低,错落摆置,青绿而神秘。“三姑岩”如并排的三指,直指晴空。山中弥散着淡淡的山岚气,朦朦浮动。朱熹说:武夷山上有仙人。作为仙山,武夷山全无纵深险远的距离感,有如赵孟頫的书法,给人以亲近、亲切、亲和之感。

武夷山人说今年九曲溪的水流太小了。一个“太”字用闽北腔咬得特别重。九曲溪的河道变窄小了,崖石下溪浅流缓,水静声微。溪流弯处的水潭波痕微皱,如镜的水面映照着巨崖影姿。整个九曲溪已然靠大小水潭和小溪流连缀起来。水浅鱼跃,浪里白条灵巧畅游。大鱼则喜欢在深水里迅捷翻身,清亮的水中,不时有银光虚晃,闪烁耀眼后,身影随即隐没,转瞬即逝,极目难寻。溪滩上铺满了大小圆石,圆浑的密集的,圆石表面裹满的泥浆已被晒成了带龟裂的土皮壳。圆石沿溪平铺依势延伸,像一只巨手环抱着九曲,守护着深秋的剩水。流水少了,加上多日不雨,又没有云烟、雾气,武夷山露出平日少有的底色。她的容颜朴实静穆,毫无装饰。虽素颜以对,灵山圣境的魅力依然不减。缺水的草木不似先前那般青翠张放。叶片有些萎蔫蜷缩,正坚忍地等待入夜的露水。崖石下的山涧已多处断流,砂石见底,泉眼止息。山涧清浅处,永远长不大的溪石斑仍然悠闲戏游。流水声少,而秋声不断,鸟鸣、小虫叫、秋蝉声此起彼伏,就是不知从何处传来。坡上的白鹇踩着松脆的枝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武夷山茶有朴实自然的岩韵,回甘中带着山兰花气息,水活香远。道地成就了独特的武夷茶味,文心、道体、禅意,一泡正宗的武夷茶往往能品出多重滋味。清代文人林昌彝来到武夷山,喝完武夷岩茶,留下诗篇:“武夷山下落春花,岩壑幽香坐饮茶。不唱人间可哀曲,骑麟飞上玉皇家。”在清幽山中饮茶,神清气畅,无杂念缠身,不思哀伤。生活中,何妨茶杯举起,世缘放下,且听落花流泉。作为魏源、林则徐的好友,沈葆桢的老师,林昌彝品茶诗被镌刻在武夷山长满青苔的崖壁上,读来古意幽然。

武夷山自古以来是福地洞天的清修之地。她雄阔延绵,灵秀清雅,奇峻清逸。她的美兼南北山水之神韵,细腻而丰富,崇高壮美中见轻灵优雅。厚朴巨崖,有北派山水的雄伟厚重;奇姿清逸,有闽地山水的清雅灵秀。大王峰巨崖高居,似有惊悚,奇特而不怪诞,敦厚憨萌而不失雄大壮硕。见到大王峰,我想起大气古拙的隶书——厚重朴茂,磊落沉雄。临水的玉女峰容颜姣好,尽显典雅仪态。九曲之畔,奇峰巨崖亭亭玉立,容止峻拔,清润秀颖。朱熹在《九曲棹歌》诗中这样描述玉女峰:“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走近玉女峰,崖体光洁,清秀挺拔,典雅精致。玉女峰与九曲溪附势相依,与大王峰顾盼生情,一刚一柔,一拙一秀,皆自然造化。玉女峰的美足具神性,观之惊奇赞叹,美好心念油然而生。一座山峰使人萌生恭敬与怜爱,已不是普通沙石草木的堆叠了。玉女峰女神一般,如月光清朗,俯视人寰。

虎啸岩顶上,山体幽深,群峰如笋尖耸,山峦参差错落。起伏的峰峦遥相呼应,若跳动的音符,奏响的是宏约深美的金石声,应是古琴曲,声声回应,从容简静,安适淡然。虎啸岩顶处观山,如古代山水画,高远的宏观领略,纵深探幽。凌空处,皆是高峻的格局和气魄。

马头岩四周环山,中间含纳巨大的山谷,空舒开阔。山谷四周的茶梯田依山附势,俨然一道道绿色台阶。马头岩近处的垒石道观紧贴巨崖,素白的飞檐斗拱古建筑在黑崖绿树间尤显突出。坐在垒石道观庭院的石凳上,极目远眺,平缓的山势连绵衔接,延展而悠远。黄昏清寂,虫鸣渐歇,随落日倾斜,光色变弱,由白变黄,由黄变彤红,然后转暗红。渐渐地,山影也消融在暮色里。

武夷山的美奇绝、灵秀,观山是画,深入是境,融入是生活。观山,应能寻得自己的本来清静。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