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形神兼备,传承中华武术文化之魂

——读《福建武术的“形”与“魂”》

□曾章团

对读者而言,很多时候,阅读一本书就好似踏上一次追寻的旅程,带着“这本书能带给我什么”的疑问,追寻新鲜的体验或者别样的收获,追寻内心的愉悦或者精神的共鸣。每一次阅读的旅程都是一次追寻,而每一次追寻,也或多或少总能激荡起思想上的浪花。王玉玲、施琪的这本《福建武术的“形”与“魂”》,就带给了我很多独特而崭新的阅读感受。

英国作家伍尔夫说:“读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的感受力尽可能地从书中获取印象。”这句话是从普通读者的角度说的,因此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如何让读者尽可能地对书本的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书中所讲还是相对冷门的知识——“福建武术”。如何把一个专业而小众的“福建武术”知识,既讲得“门儿清”,即扎实而系统,又讲得“门儿宽”,即通俗又有趣呢?我想,在写作这本书之初,这个问题应该会时时萦绕在作者的脑海里。

从20世纪80年代起,武侠电影、电视剧热映,大大助推了武术在全国的推广和普及。但对很多观众而言,电影、电视剧所传递出来的,更多的只是某个武术门类的名称和一些基本要点,如以柔克刚的太极拳、刚柔并济的咏春拳等,倘若真要让观众说起这两者之间的要义区别和各自内涵,恐怕大都是摇头耷耳的。毕竟武侠电影、电视剧主要是借助亮眼的招式来实现视觉上的吸睛效果,剧中人物的传奇性和故事的波折性才是重中之重,而武术本身的形式与精神并没有得到更深度、更有效的宣讲和传播。

因此,在大众眼中,武术看似流行却又神秘,看似广泛却又小众,看似亲近却又生疏,更多的是以一种幻想式的英雄情怀,来为自己的普通生活增添故事佐料。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如何让这个角色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扎根并传播开来,这就有赖于对武术文化的努力推广和多形式宣传。

可以说,写作《福建武术的“形”与“魂”》一书的出发点就在于,如何既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福建的武术拳种,又能够较为趣味性、通俗性地把福建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普及开来。不掩饰地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建人,我对福建武术的认知也是相当贫乏而有限的,于我而言,阅读《福建武术的“形”与“魂”》一书不仅仅是让我知道了,原来福建有如此丰富悠久的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重新加深了我对福建这一独特地理、福建武术这一独特地域文化的认知。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福建其“对外交流与海防”的地理功能,赋予了福建武术与生俱来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虽起于偏远之地,却又扬名海内外;既富有闽派地域特色,又包容兼收并蓄;既是强身健体之需要,更是抗击外来侵略之手段。正如作者在前言里说的:“源远流长、门派繁多,具有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这是福建武术的‘形’。传统武术蕴含的反抗侵略者、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福建武术的‘魂’。”而正是这个“魂”,才让福建武术的传承血液奔腾至今,永不停息;才让福建武术的文化光芒不为历史的尘埃所湮没,明亮如新。

《福建武术的“形”与“魂”》一书选取了当前在福建省具有代表性的八个拳种:五祖拳、地术拳、咏春拳、六合门、自然门、虎尊拳、龙桩拳以及永春白鹤拳,分“拳种之‘形’”和“拳种之‘魂’”两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和分析。“形”主要介绍的是武术的招式和器械,是物质层面的文化,以配图和视频链接的方法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直观可感;“魂”主要介绍的是武术的拳理和内涵,是精神层面的文化,以民间传奇故事的方法来解说,风趣好读,人物出彩。可以说,全书在内容上的编排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由表及里,由外至内,由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既条理清晰,又循序渐进;既术业专攻,又通俗有趣,融专业性与科普性于一体。

这本书仿佛一把兼具“江湖味”和“侠义感”的折扇,“形”与“魂”就像外侧的两根大骨,而八个拳种如同内里的八根小骨,在这个框架上,作者以闽地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扇面,以对武术的专业精深与热爱钻研为笔墨,制作出了这把题为“福建武术”的折扇。折扇正面是栩栩如生、一板一眼的武术招式和器械用法;背面是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人物传奇和武术故事,折扇开合之间,尽显武术招式的动人风采,更显传承人物的英雄风流;折扇摇摆之间,不仅是福建武术的魅力在张扬,更是闽人智慧的光影在跳动。

讲好福建故事,展现南拳文化,传承闽人智慧,《福建武术的“形”与“魂”》一书通过全面、系统、立体地展现福建武术八个拳种的知识体系,让读者在一招一式中领略武术本身的功夫魅力,在民间传奇中感受武术人物的人格精神,在历史风云中体味传承背后的侠义正道。武术,远不止是虎虎生风的拳和流星赶月的剑,更是承载历史文化记忆的舟,是鼓荡着浓浓爱国情怀的帆,在新时代武术美学精神的内核驱动下,在众多不懈传播和宣扬“中国好故事”的浪花助推下,一路破风前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